-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1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所謂「大里」,即今日之「東里」。此地之地名原本稱為「大庄」,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才又將此地地名由「大庄」改稱為「大里」。
此地為今日屏東縣的平埔馬卡道族遷移來建立的部落,即清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左右,下淡水溪(即今日之「高屏溪」)谷野的「武洛」、「搭樓」、「阿猴」等社的平埔馬卡道族,因遭受到客家移民的不斷侵略,遂約有三十餘戶之人家老幼扶持,男女相攜,離開原居地,退卻至較南方,並由枋寮附近穿越中央山脈而抵達「巴塱衛」(即今日之「大武」一帶), 之後又再北上抵達「寶桑」(即今日之「台東」附近)。當時的「寶桑」本已被其他部族所佔居,移民於是以帶來的酒肉換取耕地,但仍然未被允許永久定居,並且屢次遭受騷擾,於是又相率溯卑南溪而北上,發現此地亦為一適於遷居之荒埔地區,但此地又早已被阿眉族所佔據,經過激烈的爭鬥,逆者殺之,從者和之,終於建立起一部落,並取名為「大庄」。其址起初在此地對岸的「長良村」(今日則屬於「玉里鎮」),定居長良村三年之後才又遷移來今日之地,至於長良村則慣稱為「舊庄」。此處之墾殖逐漸成熟,收穫漸豐,生活充裕,而未拓殖之土地仍多,耕作之人相對稀少,於是再招徠故鄉同族及下淡水溪流域的西拉雅族「大傑顛社」及「大武壟社」約十二家,而陸續形成四十餘戶的部落,之後自故鄉陸續遷移來許多人家,並且分居於附近各地。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