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178|回覆: 9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原創)萍蹤傳書(連載)(作者:李敏)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6-6 21:08:2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4
2010年1月,承接聖誕,迎來歐洲新的一年.從上海回到維也納,既是出差,又是度假.時值寒冬,白雪皚皚,遍野皎然.沿著多瑙河岸,一路漫步.右岸是銀裝素裹的維也納森林,左岸是美侖美奐的聯合國城建築群,藍色流水波瀾不驚,白色天鵝優雅多姿.遠眺千裏目,山河盡收眼底,大有兩腋生風,飄飄若仙的感覺.這裏是曾經爆發兩次世界大戰的地方,如今卻是充滿田園詩意,那麽的與世無爭;然而地球的另一端,乃是火紅激蕩年代,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反差如此之大。感覺自己是一輛怠速保養的汽車,當然一旦Service結束,即又駛回F'跑道,投身火爆,刺激而甚至殘酷的場景之中.

早春的客運碼頭,幾艘來自西歐各國的遊輪,抛錨停靠,一字排開.甲板上水手們川流不息,忙碌著把越野自行車推到岸上,讓客輪上的遊客(絕大多數是老頭老太太),下船沿著多瑙河堤過把騎車的瘾.岸邊的希爾頓酒店有年頭了,仍然不失王者風範。透過落地的玻璃幕牆,可見其豪華餐廳座無虛席,坐滿了退休的耄耄老者。除了就業階層,金融危機對于這裏的老人幾乎沒有負面影響,歸功于一整套完善的福利保障系統(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險包括以下主要組成部分:' 父母哺育降生嬰兒帶薪休假 ; 從出生到學齡期間的逐年遞增的子女津貼  失業保險和再就業培訓  全民和全額醫療保障系統  全民退休保險  各種低收入和病殘人士的社會福利體系  覆蓋中低收入人群的福利住房制度,類似中國目前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等等)。如果說,西歐國家是老年人的天堂,實不爲過。這裏的養老體系從屬社保,中低收入老人進入養老院或接受養老護理,費用得以減免。所謂三句話不離本行,還是和我的本行有關。去年,在浙江莫幹山養老公寓奠基儀式上,做爲企業的CEO,面對雲集而來的各大媒體記者的采訪,和全國人大,政協領導,相關部委以及省委官員的交談,感覺到我們國家對夕陽工程(或者稱之謂銀發工程)的重視。在與西方一樣,中國也毫無例外步入老年化社會的大背景下,養老體系作爲現代服務業的建立,已經迫在眉睫。

雲開見日,久違的金色陽光灑滿人間。暗流湧動的多瑙河,蜿蜒而去,仿佛是綿延不斷的意識,永無休止。思緒和現實的交融,時空的轉換,且戰且退的人生潮汐力,不可抗拒。人近黃昏,雖然尚未刀槍入庫,解甲歸田,不過終將謝幕。作爲曆史漣漪的微粒子,自己好象化身爲一虛擬沙漏,點擊而開。二十年前離開中國,那樣的心路曆程,至今記憶猶新。前赴後繼的出國風潮,年輕一代步其後塵,仍有人在。作爲過來人兼旁觀者,心中的感覺複雜極了,五味俱全。

所謂留學西洋,對于其中大多數人而言,實際是中國式移民工程,複雜艱辛,崎區曲折,路漫漫兮,上下求索,充滿屈辱,一切歸零,從頭越,甚至畢其一生。新生代年青人,獨生子女居多,尚有膏粱子弟,或倚仗父輩官宦之貴,或有恃家中萬貫之資;然而一般的闾閻兒女,父母無非是工薪階層,爲之傾其一家所有。和上代相比,新生代趕上了好時光,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精英荟萃,一路走得順風順水,他們的內在價值取向就是高尚的社會地位,和世俗認同的成功,除了飄飄然年代的夢遊幻境以外,當事人少有創業者應該具備的思想和意志的准備,沒有意識到即將奔赴的去處,不是人間樂土,而是充斥殘忍博弈的海外移民戰場,對于那些生平從未經曆過生存鬥爭的年青人,更是困難重重,前景暗淡,簡直就是從山峰跌到谷底。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試想一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就該一代代人重蹈覆轍,把年華才智,浪費消耗在飄洋過海遠走他鄉的尋夢之中?
希望那些多年來,不加刻意修飾的生活記錄,演義和思想的繁衍,能夠幫助人們喚起反思。希望我們的民族最終立于世界先進之林,我們的國家成爲一流的世界強國,讓我們的後代,永不重複父輩的愚昧和苦難。願上蒼保佑中國。

時隔二十余載,過去的歲月,至今曆曆在目。當年從不毛的村落重歸都市,揣開高考之門,恍如隔世。放眼滿城盡帶黃金甲,沖天香陣透長安,如同曆盡滄桑的土匪,滿身的殺氣,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後來飄洋出海,多少帶有類似西部牛仔的情結。當流寇雖叱咤風雲,但也不免吃足苦頭,曆盡艱辛。

漫長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的教育幾乎完全停滯,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時代。經曆了知青返城的巨變,一九八五年,我先後從兩所大學畢業。當時的社會開始重視學曆,鼓勵年輕人學有所成,將其充實到各個領域,包括上層建築和各級領導層,可謂“科舉制”的複興,仿佛回到了“褒賢貴德,樂育人材”年代。(通過考試,延攬各路人才,拓寬和優化選擇精英的基礎,從此,千萬辛辛學子有機會一展身手。後來到了海外,知道歐洲在十九世紀就有了公務員學曆與考試的敘用制度,以後演化成現代的文官制度,和中國的千年科舉制有異曲同工之妙)我這個當過鳳陽農民和上海工人的前插隊知青,因此受惠,被調入上海交通大學任職,參加交大南洋(若幹年後成爲上市公司)和交大與香港西園集團合資賓館的組建,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個有了生機和希望的新開端,用當今時髦的說法,激蕩三十年拉開了大幕。

《 本帖最後由 火影鳴人 於 2011-6-7 10:26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96
發表於 2019-3-14 18:59:50 |只看該作者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航空飞行是戴维诸多爱好中的一项,不比人飞得更高,又怎么能比别人看得更远。面对眼前天空海洋为一体的迷人视野,他告诉身边的伙伴,自己往往有融化在蓝色苍穹之中的冲动,这是一种羽化成仙的幻境,妙不可言。梁子嵩当时没有想到的是,多少年后所应验的,因戴维无意中说的话而一语成谶。
最后涡桨机终于飞抵塔纳的首府依桑格勒机场,此时地面上一辆越野吉普已经等候多时。岛屿上峤岭重叠,连延不断,汽车穿越溪谷断续的热带雨林和堆阜盘礴的山地,奋力前进,客人们将要去的地方是传奇的伊苏尔火山。这座活火山至今已经喷发了几百年之久,十来分钟就有火红的岩浆喷薄而出,夜色降临以后,熊熊的大火照亮大半个天空,非常壮观。戴维告诉梁子嵩,伊苏尔火山为当年的库克船长所发现,二战期间盟军的海军舰长和空军飞行员视为不灭的灯塔,以此作为天然的导航。
汽车在途中的一个美拉尼西亚风格的村庄前停下,这里房子的屋顶和山墙是椰子叶编织而成,带着天堂鸟羽翎头饰的酋长是戴维的老朋友,在维拉港开部族首领大会时曾光临中国酒楼,和梁子嵩也是老相识。猪牙是瓦努阿图原住民的吉祥物,当地人视为珍宝,梁子嵩的家人从中国捎来一口袋,是他原来插队之地的老乡帮忙收集而来。
收到东方朋友的这份情谊,画着大花脸的东道主兴高采烈,身穿彩服,脚戴花环,说说唱唱,载歌载舞,和中国的《诗•大序》中的场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道主呈上当地的高级饮料“卡瓦”和拉普叶包裹的佳肴以飨来宾,这是部落待客的最高礼遇。在过去的岁月,“卡瓦”曾一度是酋长的御用特供极品,一般人不得享用。梁子嵩喝上去有股中药的苦涩,是当地一种稀有植物所制。原住民健康长寿,当地人患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癌症更是闻所未闻,据说是长期饮用“卡瓦”的功效。随后部族首领指派了两名向导,带领客人徒步攀登火山。
按照地质学家的分析,因为澳洲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挤压,千万年来形成了土著人原始崇拜的伊苏尔火山。进入了宽度大约一公里火山区域,这里山势峭拔突兀,寸草不生,苍凉荒芜,令人有凭陵愁挫之感。地面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火山灰,白茫茫的,到处弥漫着强烈的硫磺气味。眼前伊苏尔火山烟云袅袅,不时传来沉闷的隆隆声,如同晴天霹雳,震天动地。自山下而仰视山颠,锥形的火山显得高远而奇崛神秀。
踏着火山沙砾和冒着白烟的山脊,跟随着两位体格强壮的向导,安步当车,他们来到了铁青色的山峰。庞大的火山口呈漏斗状,业余探险家梁子嵩好奇地向里面张望,就像把脑袋伸到传说中超级巨兽的血盆大嘴之中。这简直就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炼狱,深渊的中央是一个涌动的熔岩湖,如同类星体围绕超大质量黑洞旋转的硕大吸积盘,突然间一阵轰鸣,地动山摇,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强大的岩浆激流束,沿着与吸积盘相垂直方向往上高速喷出,亮度遽然放大,光芒耀目,好像宇宙中壮观的超新星爆发。两位佩戴贝壳项链的向导,色彩斑斓的花脸露出恐惧的神色。面对神圣的伊苏尔火山,袒胸露背的他们俯身屈膝下跪,顶礼膜拜。
岩浆伴随着水蒸汽和硫磺参杂的烟柱,直冲云霄,然后天女散花似地坠落下来。由于发射是垂直的运动,火山还不至于伤及游客,但是足以令人魂飞魄散。令人想起历史上曾经有过真实的一幕,这就是公元79年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红的熔岩从天而降,顷刻之间古罗马烟柳繁华的庞贝城灰飞湮灭。

据说庞贝的市民奢靡荒淫,罪孽深重。如同“创世纪”中的大洪水毁灭带有原罪的人类,庞贝的灭顶之灾仿佛也是上帝对世人的警示。面对天地的造化神功,无论是虔诚拜物的原始部落土著,还是忘乎所以的号称文明的现代人,显得是如此渺小,微不足道。
在瓦努阿图的岁月里,梁子嵩零距离地接触海洋,岛屿,珊瑚礁,热带雨林和原住民,这里远离现代的摩登世界,甚至远离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祖国。随遇而安的梁子嵩,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在今后的人生旅途,再也遇不上这样的人间乐土。在南太平洋岛国神仙般的生活历程是他一生之幸,只是当时的梁子嵩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虽然身处天堂的伊甸乐园,最终还是未能耐住寂寞而难以抵御尘世的诱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作为亚当夏娃的子孙,梁子嵩同样无法免俗。


《萍踪传书续集 -环球航海日记》(《萍踪传书》姊妹篇),已出版并参加2018上海书展。

笔者乘坐超级邮轮“眩目号”,沿着哥伦布足迹环游世界。航程三万一千二百海里,历时百余日。期间越过格林威治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次穿过0°纬度,赤道和回归线,横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游历的一个个国家和地区,让笔者亲历天涯海角的绚丽风光,和美轮美奂的异域韵致,以及见识地球诸多不同的文化。订阅微信公众号“李敏的萍踪传书”,可看到《萍踪传书》及续集即时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95
發表於 2019-2-26 22:45:40 |只看該作者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在瓦努阿图不乏有隐遁避世之辈,其中的一位就是法国人戴维,他是中国酒楼的常客。戴维告诉梁子嵩,自己之所以长期侨居瓦努阿图,是因为看重这个天堂般的岛国,远离尘世的喧嚣。作为老马识途的业余向导,戴维带领梁子嵩到处游览。这里有着多样化的地貌特征,高山,草原,峡谷,和热带雨林中的沼泽地,一应俱全。众多的火山和珊瑚岛屿,就像蓝色大海中的璀璨珍珠,晶莹剔透。

其中有闻名于世的香槟海滩,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沿袭古貌的岩扃泉石,斗出霄汉的奇峰峭壁,还有二战期间盟军的兵营战壕和坠毁的轰炸机残骸,据说当年盟军飞机到达此地时,当地土著居民以为神仙由天而降,黑压压跪倒一大片,顶礼膜拜。瓦努阿图人没有饮食之忧,这里遍地是野生的水果,香蕉,芒果和椰子,唾手可得。走乏了,他们便在树间挂起了吊床,在温润热带海风的吹拂之下,躺在上面打盹,享受自然的超然之情油然而生,梁子嵩有了到达天国般的感觉。

戴维也经常和梁子嵩一起深入当地的部族社会,使这位年轻的东方游子打开眼界。资深的白人侨民戴维告诉他的中国朋友,南太平洋岛屿上分属不同谱系的族群,据说历史上有着一个共同的老祖宗。以家族部落为依托的原住民,是数万年前从所罗门群岛驾独木舟漂泊至此,瓦努阿图的土著语言就有百余种之多。

历史上英法是瓦努阿图共管的宗主国,在当地土著部落中,法国人的口碑较好。作为法兰西国的子民,洋洋得意的戴维对梁子嵩说,与掠夺成性的英国殖民者相比,广结善缘的法国人要仁慈许多,瓦努阿图唯一的医院和一些文化设施,都是当年法国人的慷慨解囊的产物。独立以后,澳洲成了瓦努阿图最大的援助国,澳大利亚医疗队经常到这里免费给当地人看病,澳农业部的飞机定期为瓦努阿图的森林和农作物喷洒农药。

瓦努阿图的村社是部族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当地的部落社会奉行平等主义,“厚风俗存纪纲”,即使酋长的权力也是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现代文明社会的统治精英相比,毫无谋一己私利的特权可言。梁子嵩不禁联想到,憧憬中的大同世界和共产主义理想,莫非是人类的一种返璞归真?

本来英语法语说得麻溜的梁子嵩,在戴维热心的传帮带之下,触类旁通,学会好几种瓦努阿图的方言。业余时间他们到各地采风,足迹遍布周边的岛屿。就像当年在井冈山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如今的梁子嵩,与当地纯朴敦厚的部落居民和渔夫樵子称兄道弟,俨然一个无师自通的人类学家。到了这里,梁子嵩才知道人生之畅快事,就是约上知己,荡舟水上,“横槊赋诗,指点江山”。

这里的人们平时渔猎耕种,闲时坐在菩提树下仰望星空,钟情善悟,思索生命的终结意义:人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和一生为物欲所困,浮躁异化的文明人相比,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他们享受天赐的明媚阳光和清新空气,和取之不尽的瓜果菜蔬,对于大自然,宇宙和造物主,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

与当年的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不同,人们如此超然旷达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才是真正的开悟和大智慧。这里没有富裕,同样也没有贫穷,犯罪率很低,和当今的摩登世界相比,这里更像是纯正的文明之地,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和哲学的思考。被这一切所感动的梁子嵩不禁做如此想:“人生何以不能用山岭作钓台,用月牙作鱼钩,用江河作钓线,以星光作渔火,以万物作钓饵,去钓碧海之大乐?”

当然维拉港也有监狱,全国唯一的,身系囹圄都是些小偷小摸,醉酒犯浑的轻犯,寥寥无几。一名身兼狱卒和典狱长的老警察,除了每天黄昏前来唱名以外,平时不见踪影。虽说坐牢,人们可是来去自由,白天狱友们纷纷从齐腰的铁丝网围栏跳出,扬长而去,该干嘛干嘛,只要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即可。这里是有吃有喝又可遮挡风雨的所在,况且维拉港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屿,除了飞上天以外(维拉港国际机场是瓦努阿图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根本无处可以逃遁。

自从当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发现这块净土以来,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会形态,至今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摩登世界文化的侵淫,也就没有物质和精神的玷污。虽然这里的人们维持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南太平洋岛国被评为地球上“最幸福的国度”,对比之下,不少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显得黯然失色,看来物资财富并不能带来幸福。从而人们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现代文明究竟是否人类的福音?

某日,赫然当阳,晴空万里。戴维驾驶瑞士制造的涡桨私人小飞机,和梁子嵩从维拉港飞往两百余公里开外的塔纳岛。正襟危坐的梁子嵩俯瞰临观,只见飞机下方的大海晃漾夺目,“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南太平洋群岛迤逦拔萃于其中,岛屿上的峦岫冈势培拥勾连, 映带不绝。虽然戴维的飞行技术一流,不禁捏了一把汗的梁子嵩觉得,在太平洋上空强气流中摇摆颠簸的飞机,就像悬浮漂游于浩瀚苍穹之中的一叶风筝,“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萍踪传书续集 -环球航海日记》(《萍踪传书》姊妹篇),已出版并参加2018上海书展。

笔者乘坐超级邮轮“眩目号”,沿着哥伦布足迹环游世界。航程三万一千二百海里,历时百余日。期间越过格林威治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次穿过0°纬度,赤道和回归线,横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游历的一个个国家和地区,让笔者亲历天涯海角的绚丽风光,和美轮美奂的异域韵致,以及见识地球诸多不同的文化。订阅微信公众号“李敏的萍踪传书”,可看到《萍踪传书》及续集即时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94
發表於 2019-1-10 20:05:25 |只看該作者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首都是建于瓦努阿圖的三文治島之上,市中心背靠岡阜林壑的山嶺,面對煙雲秀媚的維拉海灣。維拉港是消磨人的地方,連風也是香的。城中林木映蔽,蒼翠欲滴,繁花似錦,千朵萬簇,熱帶雨林特有的榕樹嘉冠繁陰,鋪天席地,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路人,因此有了遮天蔽日的天然涼棚。

維拉港的繁華商業街也就千把米的長度,這裏集中了瓦努阿圖檔次最高的酒店和餐館。緊挨著一家典雅的法國咖啡館邊上,就是駱老板大紅燈籠高高照的中國酒樓。作為海外創業的香港人,以身價計,頭等的移民歐美,次等的移民澳洲,青年時代的小駱出身寒微,兩袖清風,五十年代只身來到這個熱帶海洋島國打拼,是第一個踏上瓦努阿圖國土的中國華僑。多少年過去了,白手起家的他有了自己的産業。雖說是瓦努阿圖工商界的知名外商,駱老板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裏裏外外一把手,如今有了年輕一代梁子嵩的加盟,他感到十分的欣慰。

由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原籍廣東的梁子嵩,從善于烹調的老輩得到獨門技法的真傳,燒得一手好菜。雖說並非廚藝的科班出身,在維拉港中國酒樓當廚,忽悠老外已是綽綽有余。況且這位前插隊知青的大學生,能文能武,勤勞過人。履新的第一天,梁子嵩就把本職工作做得條理井然,深孚衆望。一年以後駱老板委于他酒樓經理的重任,自己退居二線樂得個清閑。

梁子嵩的前任是一位正宗的香港師傅,在駱老板的中國酒樓掌勺了十余年,如今另起爐竈,在維拉港唯一的購物街盤下了一家小超市,當上了小老板。所謂同行是冤家,他可沒有把這個半路出家的新手放在眼裏,當面奚落梁子嵩的廚藝,講話夾槍帶棒的,不留情面,梁子嵩卻越發顯得謙恭。事後他對人說,能夠接替香港大廚的位置,已是一種僭越。前輩的訓斥,對于他而言是一種榮耀,就像能夠和高手一起參加奧運百米賽跑的無名小卒,即便步其後塵,也是無比的光榮。

在瓦努阿圖上中國飯店消費,就像在第三世界國家享用法國大餐,是一種身份的顯擺。維拉港中國酒樓成了該國高檔餐飲的象征,生意興隆,沒有預定甭想上座。除了趨之若鹜的國際遊客以外,座上賓大多為當地的有錢人,其中不乏有歐裔僑民,部落領袖和達官貴人。

梁子嵩到任後,為酒樓擬定了一個全新的菜單,中英文對照,上面開列的都是他的拿手菜,如靓湯,魚刺羹,蔥油雞,菊花魚,烤龍蝦,五香牛肉,上海鍋貼等等,不一而足,梁子嵩的絕活從此載入了瓦努阿圖烹調文化的史冊。數月以後,區區三萬余人口的首都維拉港,上至總統下至黎民,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梁子嵩這位高個子的中國大班。

在莺燕啁鳴暖陽和風的維拉港,天資純良的梁子嵩仿佛找到了世外桃源,盡管和自己的祖國相比,她是那樣的奇異和不同。作為瓦努阿圖屈指可數的外企,中餐館成為該國麗人才女就業的第一選擇。“天涯何處無芳草”,飯店衆多的年輕女同事,都是清一色的黑牡丹,才情俊逸的中國大班也就成了她們心儀的鑽石王老五,雖說梁子嵩並非是個如魚得水的登徒子。

按照瓦努阿圖的當地標準,當跑堂領班的娜娜花枝招展,淡妝濃抹總相宜,是一等一的大美女。娜娜有著烏黑油亮的皮膚和無可挑剔的身段,丹唇皓齒,容眸流盼,也是維拉港回頭率最高的靓妹,一顧傾城,為男人們公認的夢中情人。除了肩膀以上和臀部以下的部位為黛色,娜娜魔鬼身材的中段,穿的是袒胸露臂的绫羅帔裳,五色斑斓,光彩照人。光顧飯店的主顧,如果說一半是為了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那麽另一半即是衝著秀色可餐的娜娜,其中不乏有該國的高端人士和部落精英。然而“襄王有夢,神女無心,”不為權勢金錢所動的娜娜,表示自己的擇偶標準不是旁人,正是儒雅倜傥的中國同事梁子嵩。

某日上午,飯店男女合用的更衣室房門敞開,意欲換裝的梁子嵩步入沒有窗戶的房間,黑洞洞中忽然發現一個全黑的身影,婀娜多姿。由于平時看慣了女同事三段色的體貌,梁子嵩不禁納悶,對方莫非是穿了一身黑色的衣裳。當他感覺事情不妙之際,已經為時太晚,一絲不挂的娜娜象條鲶魚貼了上來,摟住他給了一個高溫的熱吻,火燒火燎的。梁子嵩是第一次和異性有了零距離的肌膚之親,雖說是坐懷不亂的現代柳下惠,他還是不禁為之心旌搖曳,怦然心動。

此事引起了轟動,當他們倆回到店堂,大夥兒起哄鼓噪,竄掇梁子嵩和娜娜當衆來個法國式浪漫的擁抱。娜娜說:“且慢,擁抱之後呢?”大夥兒齊聲嚷道:“男婚女嫁!”娜娜又說:“結婚以後呢?”大夥兒齊聲嚷道:“生兒育女!”在瓦努阿圖沒有計劃生育一說,幾乎所有的女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都能夠為夫家添丁進口,就如同這個島國到處可見的芒果樹,枝葉茂盛,碩果累累。

娜娜說自己有一個先決條件,讓大夥兒安靜下來,仔細聽她慢慢道來。梁子嵩是個中國人,最終會重歸生養自己的地方。梁子嵩一旦離開瓦努阿圖,娜娜不會舍棄自己的祖國,嫁夫而不隨夫,唯一的要求是,梁子嵩把他倆的愛情結晶,有多少算多少,一並帶走,跟隨父親看看大千世界。娜娜認為自己的孩子成年之後,必定會重返美麗的故土,回到生母的懷抱。這是一個瓦努阿圖婦女的胸襟和自信,自愧不如的梁子嵩不禁為之震撼。




《萍蹤傳書續集 -環球航海日記》(《萍蹤傳書》姊妹篇),已出版並參加2018上海書展。

筆者乘坐超級郵輪“眩目號”,沿著哥倫布足迹環遊世界。航程三萬一千二百海裏,曆時百余日。期間越過格林威治子午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兩次穿過0°緯度,赤道和回歸線,橫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遊曆的一個個國家和地區,讓筆者親曆天涯海角的絢麗風光,和美輪美奂的異域韻致,以及見識地球諸多不同的文化。訂閱微信公衆號“李敏的萍蹤傳書”,可看到《萍蹤傳書》及續集即時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93
發表於 2018-12-21 19:26:33 |只看該作者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對于資本家家庭出身的梁子嵩來說,參軍,上調工礦和保送工農兵大學無望,眼看夥伴們一個個離開自己,插隊的最後幾年,村裏的知青也就剩下他一個。從此他與瘦田破屋古書為伴,釣雨耕煙,行單影吊。然而“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前面的花都開了,也該輪到人品高潔的梁子嵩這個花骨朵兒露臉了,這就是自然規律。

孔子曰:“天之未喪斯文也,”文化革命結束如同披雲霧睹青天,否極泰來。可謂“鯉魚化育躍龍門,” 恩科開考,春闱一捷, 梁子嵩文魁高中,一露峥嵘,成了江西地區知青的高考狀元,他考回了上海的大學,有了金榜題名的風光。我的大學同學之中,如果說出身豪門倜傥不群的璐韶逸是龍躍雲津,陶冶世俗與時浮沈的大成是鳳鳴朝陽,那麽落落穆穆的梁子嵩即為不鳴不躍者。

出國留洋,在當今或許是年輕一代甚至于他們父母的時髦話題,然而對于那個年代的人們而言,無疑是個很嚴肅的課題。梁子嵩兄弟姊妹衆多,原先在農村的均已返城,而且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本來不甚寬敞的家居,如今成了人滿為患的蝸居蜂窩。不說為了社稷,就是為了分擔家庭負擔,義無反顧地飛出去,在于梁子嵩理由是充分的,目的是明確的。

雖然梁子嵩已經拿到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必不可少的盤纏卻成了棘手的問題,對于他來說,昂貴的機票無疑就是天價,一分錢憋死英雄漢。如今凡事唯父母是瞻的新生代,這樣的窘迫之境是無法想象的。某天在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梁子嵩,偶爾在旅行雜志看到一則不顯眼的小廣告,是南太平洋島國招聘一名中國廚師的啓事,截止日期雖然早已過去,懷著僥幸心理的梁子嵩還是寫了一封信。

月余從瓦努阿圖寄來一封分別用中英文寫的信,信中附有工作證,居留證,另紙簽證和一張單程機票,對方是首都維拉港僅有一家中餐館的老板。這位來自香港的雇主,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做了決定,一個大陸青年才俊毅然奔赴天涯海角,這件事的本身,就足以證明應聘者的與衆不同。信的內容如下:

梁先生:你好。收到寄去的所有文件,請立即前往大陸警察局辦理出境手續,要爭取時間,若不是就趕不及了。全部手續辦妥以後,請速通知。你搭乘的飛機是十二月二十二日香港起飛的泰航629班機,當日到達泰國曼谷,然後轉機到新西蘭的屋倫(奧克蘭),隨即再乘坐NF172航班飛往瓦努阿圖,我會親自到維拉國際機場接機。因為只是過境不出機場,所有停留的地方均不須簽證。切記不可漏機,否則就麻煩了,到了每個機場,請保持鎮靜,將英文信出示于移民官員,他們定會友善地幫助你,一切會順利的。祝一路平安。

沒想到今生今世能到天涯海角的南太平洋島國尥尥蹶子,他感到一種無法形容的衝動。梁子嵩到出入境處辦理出境簽證,申請將護照上所注前往國許可的美國改成瓦努阿圖,滿腹狐疑的辦事員把所有文件看了半天,確信沒有任何破綻以後蓋上大印,說道:“小夥子,你可是因私前往該國的天字第一號。”聽了這句話,人們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悲哀。

當時除了我們這些資深的出國迷以外,上海灘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瓦努阿圖這個國家,以至于出關時,孤陋寡聞的上海邊檢警察,反複盤查和核對梁子嵩的旅行證件。他們還不知道地球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同時也弄不明白一個名牌大學生到那裏幹什麽去了?噴氣飛機騰空而起的那一刻,梁子嵩才意識到從此告別自己的祖國,“路迢迢水長長,歲月長又長”,雖說夢想可在遠方,但是止不住回頭望。男兒有淚不輕彈,剛才梁子嵩和送行的親友談笑風生來著,此時望著窗外的蒼茫大地,這位沈穩剛毅的須眉男子不禁潸然淚下。

雖然先聲奪人的美利堅合衆國,一時半會是夠不著了,無奈之下,如今去了名不見經傳的南太平洋彈丸小國,羁泊異鄉,“留得殘荷聽雨聲” ,難免淒苦飄零。然而俗話說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事後梁子嵩明白了,瓦努阿圖的無限風光,卻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所見不到的,這樣的經曆絕非每個人都能遇上的。況且一個曆盡滄桑的中國青年既然選擇了自由,義無反顧,那裏還會在乎走上朝天大道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瓦努阿圖是南太平洋島國,由美拉尼西亞群島八十來個島嶼組成。英法殖民地時代,不少當地的土著和檀香木被販賣到澳洲。從地圖上看,南太平洋群島俨然居于地球的十字路口,貫穿東西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和180度經線,在這裏與橫越南北的赤道線形成交叉。

梁子嵩按照老板設定的路線圖,先由泰國曼谷中轉,飛到新西蘭的奧克蘭,然後換乘南太平洋區域的短途航班。當輕盈的小客機飛臨瓦努阿圖的上空,望著下面翡翠色的大海和白金般炫目的沙灘,以及鑽石項鏈似的群島,梁子嵩被眼前的絕色美景所驚呆了,真是不枉此間走一遭,此時稍解寂寥的心韻。遠離故土而赴南太平洋的島國,原先他以為無非是自我放逐,如今看來,發配天堂,不算貶。

維拉港國際機場就像二戰中的野戰機場,草創而又實用。徐徐降落的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不久在停機坪嘎然而止。雇主駱老板的敞篷車直接開到客機的舷梯邊上,接上梁子嵩揚長而去。看著路邊的香蕉樹皮為建材的民居,和穿著草裙的暗褐膚色的原住民,遠方來客仿佛重溫當年英法殖民者的感覺。



《萍蹤傳書續集 -環球航海日記》(《萍蹤傳書》姊妹篇),已出版並參加2018上海書展。

筆者乘坐超級郵輪“眩目號”,沿著哥倫布足迹環遊世界。航程三萬一千二百海裏,曆時百余日。期間越過格林威治子午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兩次穿過0°緯度,赤道和回歸線,橫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遊曆的一個個國家和地區,讓筆者親曆天涯海角的絢麗風光,和美輪美奂的異域韻致,以及見識地球諸多不同的文化。訂閱微信公衆號“李敏的萍蹤傳書”,可看到《萍蹤傳書》及續集即時推送。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火影鳴人 + 100 新年快樂~感謝你去年對小說區的支持與更新!.

總評分: SOGO幣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92
發表於 2018-12-6 20:16:29 |只看該作者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到達塔林以後,愛沙尼亞商會設宴招待了我們。有關負責人告之,中世紀的塔林就是個商業繁榮的都市,那個年代這裏就有了同業公會,也就是現代商會的前身。我們被安排和當地銀行界作了接觸,其中有愛沙尼亞信貸銀行和聯合銀行,它們正在積極尋找海外資本的合作夥伴,希望提高市場份額的占有度,和目前愛沙尼亞金融老大漢莎銀行一決雌雄。同時也走訪了愛沙尼亞幾家物流企業,其中包括塔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聽取其高管對該地區行業發展前景的分析。我們將第一手資料發回布魯塞爾,供公司決策層做投資評估。

愛沙尼亞獨立以後,全盤接受自由市場經濟,大刀闊斧推行私有化,經濟增長率為歐盟之最。由于實行零關稅和自由貿易政策,這裏的物價和消費是歐洲最低的,甚至比東歐的波蘭更便宜。富裕的北歐和西歐遊客蜂擁而至,其中來自斯堪納維亞諸國的為最甚。

冬妮娅有發小在塔爾圖大學就讀,在其幫助下她找來了自行車,這樣汽車可以棄之不用,我們蹬著單車到處溜達,走遍塔林的大街小巷。塔林分為上下城區,曆史上上城是貴族和僧侶居住的高尚區,而下城是商人和平民的聚集地。八面體哥特式建築的市政廳,就建立在這裏的拉科雅廣場之中,這座塔頂豎立有神像的建築物是塔林市的地標。

近代塔林開始城市開發,新區有各種綠化帶和公共花園,其中最著名的是葉卡捷琳堡公園,在這裏遊人可以看見一座碩大銅像,冬妮娅告訴我們,是當年為了紀念俄國軍艦“美人魚”號的沈沒,沙俄彼得大帝下令建造的。最令人震撼的是公園露天音樂舞台,背靠大海可容納三萬人同台歌舞。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金鳳蕭瑟的季節,只見十余萬之多的聽衆席空空如也。
塔林是北歐保存古代風貌絕無僅有的都市,在老城區幾乎是中世紀的再現。清一色的古建築和狹窄彎曲的街巷,就連酒保小販都是一身的民族服裝打扮,頭戴橡木色頭巾的牧羊女和兜售飲料的酒桶車,俨然一派時光倒流,我們慶幸沒有開車前來,否則難以深入古風猶存的老城一飽眼福。這裏有一個曆史博物館,專門陳列蘇聯時代的文物,以表當地人對一個終結時代耿耿于懷的心結。薇拉向我們指認了當年蘇聯克格勃的愛沙尼亞總部,是一座獨立的大樓,牽萦回繞著人們對過去布爾什維克年代的追憶。
和老城的赫爾曼高塔聯為一體的紅磚結構的建築物,便是愛沙尼亞國會大廈,初看是如此的不起眼,就象中國的一所村委會。雖然塔林城是個曆史的老古董,但是並不妨礙年輕人通宵達旦的夜生活,酒吧和夜總會星羅棋布,這裏的女孩子是個頂個的水靈。風流倜傥的史密斯和兩位漂亮的女同事,幾乎晚晚外出狂歡,流連忘返,留下我一個人獨守酒店的空房,看書寫字也能耐住寂寞。
就象黑洞視界上被凍結的時間流,塔林舊城的光陰仿佛停滯在千年前的一刻。如果不是突然冒出來的麥當勞,時間旅行的人們還無法回到現實世界。和那些慕名而來的國際遊客相比,騎單車觀光的我們顯得別出心裁,在這裏團團轉,既潇灑又便捷。聽著哪個角落傳來的民族音樂,聞著空氣中海風的鹹味,看著此起彼落的古堡,城牆和教堂,無疑是一種奇妙無比的體驗。
沿著長長的漫坡,有時候也得推車走上丘陵,在這裏可以眺望近處的紅頂塔林,遠處的藍色港灣,好像置身于童話世界。我們騎著車來到塔林海港,只見朝晖夕陰的芬蘭灣氣象萬千,銜遠山,吞碧海,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這是波羅的海最具規模的渡輪客運碼頭,有往來瑞典斯德哥爾摩和芬蘭赫爾辛基的班輪,到芬蘭海灣對面的赫爾辛基只需三個小時。
我和史密斯有了新的想法。完成在愛沙尼亞的公務,我們和頂頭上司通了電話,希望能夠給予一個短期度假的機會。電話另一端的西奧二話不說,便批準了請求。為了犒勞下屬,善解人意的西奧特許我們帶薪到赫爾辛基一遊。萬裏他鄉遇故知,在芬蘭首都將能遇上一位久違的學友,這就是我的大學同窗梁子嵩。
第二十八章 南太平洋島國
梁子嵩有九個兄弟姊妹,老爸打小從廣東到上海創業,由一個苦孩子成長為出人頭地的老板。解放以後從公私合營到文化革命的漫長歲月,鉛華洗盡,脫胎換骨,昔日的資産階級大戶,早已變為胼手胝足的勞動人民家庭。史無前例的上山下鄉運動中,梁家半數子弟去了農村,削籍投荒,排行老六的梁子嵩也是其中的一個。
梁子嵩插隊的地方是革命老區江西井岡山地區,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古人言:“六合八荒,有憂者,也一定有其樂之處,擇其憂者為鬼為塵,擇其樂者為仙為神”,梁子嵩是選擇了後者,在他的眼裏,“青青田上稻花香,碧水清淺搖綠秧”也是農家的自在和樂趣。在層巒疊嶂的崇山峻嶺之中,甘貧守困,“手拿漢書騎黃牛行歌于野”,梁子嵩一落戶就是九年。家貧出孝子,插隊期間僅有兩次的回滬探親,黝黑精瘦的梁子嵩也沒有空著手,扛回數百斤的上好木料,作為父兄打造家具之用。
頭戴鬥笠,手扶犁把,耕作于田間山邊,看日出日落,梁子嵩終于成為自食其力的農人。在死水微瀾的特殊年代,這段刻骨銘心的生活經曆,使梁子嵩明白了什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無奈和枯竭的想象扼殺了夢想,自打出生以後,在這裏生活的每個人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生活軌迹和歸宿,心似已灰之木,世世代代重複著相同的故事,定格于同一個畫面,毫無新意。雖說“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箪瓢屢空”,忘懷得失的梁子嵩躬耕不辍,常著文章自娛,耐得住寂寞。

《萍蹤傳書續集 -環球航海日記》(《萍蹤傳書》姊妹篇),已出版並參加2018上海書展。

筆者乘坐超級郵輪“眩目號”,沿著哥倫布足迹環遊世界。航程三萬一千二百海裏,曆時百余日。期間越過格林威治子午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兩次穿過0°緯度,赤道和回歸線,橫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遊曆的一個個國家和地區,讓筆者親曆天涯海角的絢麗風光,和美輪美奂的異域韻致,以及見識地球諸多不同的文化。訂閱微信公衆號“李敏的萍蹤傳書”,可看到《萍蹤傳書》及續集即時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91
發表於 2018-11-19 17:04:18 |只看該作者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兄弟阋于牆,禦侮于外”,在蘇聯解體過程中,三小國終于掙脫了桎梏而獲得了新生。獨立以來愛沙尼亞從計劃經濟轉為自由經濟,實行徹底的私有化,經濟高速增長,增長率為兩位數,在歐盟名列前茅。由于實行自由貿易和零關稅,愛沙尼亞的物價是歐洲最低的。外國投資主要來自芬蘭和瑞典,占盡先機的北歐資本,在這裏到處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薇拉告訴我們,和立陶宛和拉托維亞不同,愛沙尼亞右翼政黨很有勢力,社會思潮較為保守。雖然曆史上德國沒有少欺負愛沙尼亞,但是二戰期間當地人將入侵的納粹看成解放者。不少人甚至加入臭名昭著的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成了軸心國的小馬弁,以至于後來的占領者蘇聯紅軍大開殺戒,直到現在愛沙尼亞人對這段曆史依然耿耿于懷。先後兩次世界大戰始作俑者的德國,是個既出魔鬼又出天使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希特勒和馬克思,前者造成了二戰瘋狂的人類浩劫,後者至今仍然影響著世界的曆史進程。

途中大家在一家鄉村飯店用了午餐,雖然都是波羅的海一流的深海魚鮮,其中有愛沙尼亞特産新鮮腹鲱魚,另加煎豬排和洋蔥土豆涼拌蘑菇,不開車的人還可以來一杯杜松子酒。不過對于中國人而言,愛沙尼亞的烹饪實在無法恭維,史密斯和兩個女孩子吃的津津有味,贊不絕口,這就是中西飲食文化的區別。

餐後重新上路,緊貼著海岸線的公路,不久我們的汽車駛入著名的芬蘭灣。海灣的彼岸就是芬蘭的赫爾辛基,和此岸愛沙尼亞的塔林一水之隔。長煙漠漠的海灣水平如鏡,波光粼粼,只見白色海鳥四處滑翔,水趣盎然,眼前仿佛不是大海,而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湖泊。這裏有著歐洲最美麗的海景,人們不由得慶幸自己能夠到此一遊。

東道主愛沙尼亞商會事先給預訂了酒店,按照地址在塔林市區我們找到了它,邊上是當地的海事博物館。站在酒店客房的陽台上,可以眺望塔林的港口,這是波羅的海排行第二的海港,當今俄羅斯石油就是通過這裏裝運轉口,由此運往歐洲各地。

愛沙尼亞首都的名字原意為“丹麥城堡”,音譯成中文的“塔林”,同時也是準確的意譯,名副其實。這個千年古城有著諸多的城堡,尖塔和教堂,高聳雲霄,皆是建于中世紀並且至今保存完好。塔林的教堂和城堡之多為歐洲一絕,雖然曆經各個朝代火與劍的劫難,昔日的綽約風姿猶存,令人歎為觀止。

塔林是古丹麥人的傑作,曆史上的海盜國丹麥曾統治這座城邦長達百年之久,這裏遺留下來不少當年貴族的封建采邑。斯堪納維亞的北歐人,將波羅的海小國看成是自己的後花園,也就有了曆史淵源。愛沙尼亞獨立以來,外商投資最多的國家就是丹麥,芬蘭和瑞典。別看是開化較晚的民族,這裏的塔爾圖大學卻是曆史悠久,是瑞典國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建于十七世紀初,是波羅的海地區一所老資格的高等學府,不少達官貴人都是該校的校友。

和國際事務中往往堅持獨立見解的老歐盟諸國相比,傍大款的愛沙尼亞十分親美,幾乎是亦步亦趨,一切唯山姆大叔馬首是瞻。愛沙尼亞單方面給予美公民免簽待遇,積極支持北約創建快速反應部隊,堅決要求派兵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維和,以響應美國的號召。愛沙尼亞是新入盟的普遍親美的前東歐國家之典型,應了“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這句老話。然而如今前東歐國家對前大哥俄國的疏遠,反眼不識,可謂是國際政治中的世態炎涼,令人感歎。


《萍蹤傳書續集 -環球航海日記》(《萍蹤傳書》姊妹篇),已出版並參加2018上海書展。

筆者乘坐超級郵輪“眩目號”,沿著哥倫布足迹環遊世界。航程三萬一千二百海裏,曆時百余日。期間越過格林威治子午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兩次穿過0°緯度,赤道和回歸線,橫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遊曆的一個個國家和地區,讓筆者親曆天涯海角的絢麗風光,和美輪美奂的異域韻致,以及見識地球諸多不同的文化。訂閱微信公衆號“李敏的萍蹤傳書”,可看到《萍蹤傳書》及續集即時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90
發表於 2018-10-21 17:10:24 |只看該作者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如今旅途上有了賞心悅目的靓女作陪,從而提起了史密斯的興致。他一邊潇灑地開車,一邊和大夥談天說地,學識之淵博,風度之優雅,令心儀的女同事們肅然起敬。異性的贊賞使男人的心理體驗得到極大滿足,內心的成就感衝淡了工作的勞累和壓力,調皮的史密斯私下對我說,“老哥說的一點都不差,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愛沙尼亞是三小國中的老三,左環波羅的海,右擁與俄共有的楚德湖,東鄰拉脫維亞,西襟芬蘭海灣,和斯堪納維亞半島隔海相望。從裏加出發,沿海岸線一路北上,左邊是裏加灣,一碧萬頃,波光潋滟。我們開開停停,停停開開,時不時下車跑上空無一人的海堤。北歐的深秋,露下沾衣寒氣逼人,竟飄落小小的雪花,面對水色一天的海灣,四望漫漫身如一葉,不禁感歎人類之渺小。

當年坐火車穿越分裂的德國,走丹麥,最後進入位于北極圈的挪威;多年後的今天,沿著波羅的東海岸,一路驅車直指東北歐的頂端,遙望一海之隔的斯堪納維亞半島,感慨故地重遊之余,不禁有“節同時異物是人非” 的唏噓。八十年代這裏屬于蘇聯的地盤,是華約的前沿陣地,如今卻成了歐盟的地界,北約的勢力範圍,應了“亦可以觀萬物之無常,覽時之倏來而忽逝也”這句話,也就是世間事物生滅變異不得久住之意,人生如此,朝代和國家也是如此。

冷戰時期東西歐的爭霸,俨然現代版的春秋戰國,只是少了戰爭的硝煙罷了。鑒于前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發起動真格的熱戰之代價,乃是雙方難以承受,于是兩大陣營均采用“和平演變”的戰略,西方以文化,貸款,貿易,科技等手法,誘使東歐國家變色;蘇聯和東歐同樣希望西方國家,可以“和平地生長社會主義”,結果後者成了修正主義,同時在這場競賽中被淘汰出局。不知今後的史學家是如何評論冷戰這段曆史。

由于都是在蘇聯加盟共和國時期出生和長大的,冬妮娅和薇拉說,她們對那個“戕害人之本性”的時代記憶猶新。兩位姑娘告訴我們,和大多數充滿反叛精神的年輕人相同,她們從小喝可口可樂,吃麥當勞肯德基,穿西部牛仔褲,抹法國香水,聽西方搖滾樂,跳迪斯科舞,看好萊塢大片,連她們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德語,也是那個年代學成的,是有先見之明的父母所做的智力投資,為的是女兒們有朝一日出人頭地。于是東歐的一代年輕人,在潛移默化之中,從小有了對西方價值觀念的認同感。

冬妮娅的父母是拉脫維亞大學教授,蘇聯時代是當地著名的學者,屬于小布爾喬亞階層;薇拉的雙親均是當時加盟共和國蘇維埃的高級官員,是那個年代呼風喚雨的政治精英,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卻並沒有妨礙冬妮娅和薇拉成為好友。作為認同西方價值觀的知識分子,冬妮娅的父母將女兒送到英國讀書,但是令人費解的是,作為布爾什維克的政治家,薇拉的雙親同樣也把千金送到資本主義的德國留學,直到拉脫維亞獨立以後,冬妮娅和薇拉才得以重歸故裏。

西方文化對東歐的影響和西方舶來品東漸由來已久,在冷戰年代,西方的中産階級生活方式和趣味追求,悄然繞過鐵幕形成了東歐的時尚。人們在吃喝玩樂中,不知不覺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它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這種無形的文化滲透行之有效,從精神上不動聲色地征服他國精英和民衆。蘇聯最終一夜之間的分崩離析也就可以理解了。“和平演變”是美國國會議員杜勒斯一大發明,這可是老奸巨猾的西方政客厲害之處。

從維爾紐斯到裏加,為了一路與大海同行,我們故意繞道而行,然而這一回卻不同,由裏加去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最直接的公路大部分是沿著海岸線建造。本人雖然到過歐洲最迷人的海邊,其中有黑海,愛琴海,地中海,亞得裏亞海,英吉利海,北海和挪威海,但是最令人心曠神怡的,還是眼前碧波浩淼的波羅的海,它給人一種到達海角天隅的感覺,即使是海立雲垂的文辭,也難以形容那攝人魂魄的氣勢。

進入愛沙尼亞境內,順著裏加灣前進一段,在派爾怒遇上了岔路口,都是通往塔林,我們選擇了其中的一條,雖然蜿蜒曲折,不過可以一直沿著伊納梅裏海峽行駛。極目遠眺,艨艟泛泛,島嶼浮浮,這裏可以看見東北歐最壯麗的海景。站在這裏,大有“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意境。

海峽的對面是愛沙尼亞的兩個大島:希烏馬島和薩列馬島,其間小島星羅棋布。冬妮娅告訴我們,因為是三面臨水的海濱之國,愛沙尼亞海岸線約四千公裏。這裏的黎明和黃昏的太陽,都是出沒于大海,景色非常壯麗。在波羅的語言裏,愛沙尼亞是“水畔居民”的意思。

和波羅的海國的老大老二相同,愛沙尼亞民族自打中世紀形成以後,就像被衆山大王強搶的弱女子,曆史上就沒有消停過,周邊的列強,誰都是可以隨時蹂躏她的主子。二戰時期,天下大亂,群雄虎爭,五分之一的愛沙尼亞人命喪黃泉,目前和老二拉脫維亞一樣,同樣是男性奇貨可居的女兒國。戰後愛沙尼亞成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萍蹤傳書續集 -環球航海日記》(《萍蹤傳書》姊妹篇),已出版並參加2018上海書展。

筆者乘坐超級郵輪“眩目號”,沿著哥倫布足迹環遊世界。航程三萬一千二百海裏,曆時百余日。期間越過格林威治子午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兩次穿過0°緯度,赤道和回歸線,橫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遊曆的一個個國家和地區,讓筆者親曆天涯海角的絢麗風光,和美輪美奂的異域韻致,以及見識地球諸多不同的文化。訂閱微信公衆號“李敏的萍蹤傳書”,可看到《萍蹤傳書》及續集即時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89
發表於 2018-8-27 18:24:40 |只看該作者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聖瑪麗亞大教堂是歐洲 “新藝術”建築風格精美的典範,同時是這座城市的制高點。這裏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教堂管風琴,這個宗教樂壇的巨無霸,一旦被彈奏起來,數千條金屬管子發出的樂聲,響徹雲霄,直達天庭。我們來到裏加市政廳廣場,這裏有一座象征法律,自由和公正的神像,建于十三世紀,畢竟是歐洲的地界,看來那個時代就有了司法和民權的概念。

哥德式的市政大廳當然是廣場的主角,以這兒為中心,向外輻射有八條年代久遠的石板道路,站在這裏環顧四周,能夠喚起人們纏綿的懷舊心緒。除了衆多的天主教教堂以外,在城堡區居然見到一座巨大的東正教教堂,在這座曆史古城,不同信仰的教徒們,向各自不同的神靈頂禮膜拜,彼此之間相安無事,道並行而不相悖。

兩位漂亮的向導小姐告訴我們,拉脫維亞是世界上男女比例失調最嚴重的國家,因為曆史上每次大戰必定禍及此地,硝煙漫卷,烽火四起,二戰期間為了控制出海口和戰略要地,蘇聯和納粹德國的軍隊,在這裏進行血腥的拉鋸式鏖戰,政權多次反複變更,每次必定伴隨殘酷的清洗和殺戮,戰爭造孽的最終後果是,拉脫維亞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國家。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這個波羅的海小國的水土,適合女嬰的出生和成長。我們仔細一瞧,可不是嘛,滿大街盡是金發碧眼的絕色姑娘,啭莺聲吐燕語,歡哄方濃,敷粉太白,施朱太赤,加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袅袅娜娜,是風流占盡無余。恍然大悟方才明白,自己可是來到了傳說中的 “女兒國”。

身處世界上最愁嫁女的國度,史密斯顯得沾沾自喜。看來在這個未婚男人最向往的天堂,他是奇貨可居的鑽石王老五。我對史密斯說:“中國古代小說《鏡花緣》中的女兒國,其中有一段情節描寫,說中國男子林之洋,被選秀為女王的“貴妃”,從而慘遭纏足穿耳,如今來到裏加,你可要小心,不要重蹈覆轍才是,”史密斯笑的前仰後合,令冬妮娅和薇拉忍俊不禁,巧笑倩兮。

古語說得好:“天下才子皆風流”,在裏加的日子裏,“風流誤入绮羅叢,自訝通宵依翠紅,”帥哥史密斯果然為美女所追捧仰慕,左右逢源,豔遇多多。為了讓他盡興,我同意延長了數日的逗留時間,對于同伴的善解人意,史密斯表示由衷的感激:“你真夠哥兒們!”瞧他那個沒出息的樣,看來裏加的山水美色足以移其心志。

周一上午,我們在冬妮娅和薇拉的陪同下,分別拜會了拉脫維亞工商會和拉脫維亞經濟發展總署,後者是旨在吸引外國投資和促進拉脫維亞商貿活動的機構。這裏政界的能臣幹吏,工商界的富商大賈,多數為娉婷俊爽的女性,志氣賽過男子,牝雞司晨,巾帼不讓須眉。平時在西裝領帶的男性世界呆膩了,乍到這個陰盛陽衰的女性世界,一掃昔日那種沈悶乏味,大有耳目一新之感。在這一點上,我和史密斯觀點一致。

經濟發展總署位于的市中心,人煙湊聚,城郭巍峨。總署是一棟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灰色建築,乏善可陳的外表,是世界上到處可見的那種衙門官邸。拉脫維亞工商會卻是坐落在郊外,林木蓊然,遠離市廛。一邊觀賞兩邊景致,一邊駕車緩緩而行,下了國家公路,迤逦有二三裏之遠,我們來到了目的地。環顧四周境界清幽,參差古樹,數點寒鴉,別是一番野趣,頓教忘卻塵情。商會小樓坐落其間,雖然沒有華屋朱門之氣,但是有一種內斂的底氣,看來世間有錢人的情趣雅興,相差無幾。

在東道主的禮讓之下,我們走進商會小樓的接待廳,這裏擺設雖然不甚高調,但是精美雅潔。客人剛剛就座,杯盤果馔片刻即至。工商會是商人們思策求略之處,日常工作不外乎于,賓客往來款接不倦。東道主開始向我們介紹當地的經濟概貌。在波羅的海三國之中,拉脫維亞的工農業名列前茅,在獨立之前,也是前蘇聯經濟發展水平最發達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獨立以後,和東歐其他國家一樣,拉脫維亞發奮圖強,布德修政,放棄舊有的計劃經濟模式,實行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對原先全民所有的國營企業推行私有化,吸引西歐的資本成了拉脫維亞的基本國策。拉脫維亞的醫療器械曾暢銷整個蘇聯和東歐地區,我們這次考察也是以此為重點,同時關注拉脫維亞改制中的若幹家金融機構和銀行。由于事先得到通知,我們走訪工商會的時候,所涉及相關行業的代表也在場陪同。接下來幾天,我們忙于參觀首都地區的工廠和一些公司總部,和有關的企業領導層洽談合作意向。

雖然冷戰時期雙方隔膜了許多年,經濟體制截然不同,但是畢竟是同文同種,當西歐的資本大舉進入東歐地區,會發現文化和法律上的差異,並非是想象中那樣的巨大。捷足先登的北歐財團的影響力,在波羅的海地區到處可見,有日益壯大的趨勢。所以遙控指揮的西奧,在電話中顯得有點焦慮。他再三提醒我們,這次到東北歐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建立成熟的客戶關系網絡,為公司今後在這個地區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打下伏筆。

在信托投資這一行裏,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項目越大,執行起來越是暢通,人們往往不屑于為區區數百萬歐元的利益博弈,因為大項目中一般的細節大可忽略不計;相反的是項目越小,討價還價的過程越加痛苦,既繁瑣又費時。不過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北歐資本滲透下,波羅的海三小國可投資的大項目所剩無幾,這也是西奧發愁犯難之處。

拉脫維亞完事以後,我們重新上路向愛沙尼亞進發。由于波羅的海三國的商會情同手足,極盡地主之誼的拉脫維亞工商會,提議讓冬妮娅和薇拉陪同前往,也可免去我們人地生疏的困惑。在美女如雲的裏加,衆星捧月的史密斯可是終日酒肉,依紅偎翠,嘗盡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甜頭,恨不得從此隱迹這溫柔之鄉裏,如果不是我的督促,樂不思蜀的他,甚至比利時老家都懶得回。


《萍蹤傳書續集 -環球航海日記》(《萍蹤傳書》姊妹篇),已出版並參加2018上海書展。

筆者乘坐超級郵輪“眩目號”,沿著哥倫布足迹環遊世界。航程三萬一千二百海裏,曆時百余日。期間越過格林威治子午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兩次穿過0°緯度,赤道和回歸線,橫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遊曆的一個個國家和地區,讓筆者親曆天涯海角的絢麗風光,和美輪美奂的異域韻致,以及見識地球諸多不同的文化。訂閱微信公衆號“李敏的萍蹤傳書”,可看到《萍蹤傳書》及續集即時推送。



Rank: 4

狀態︰ 離線
88
發表於 2018-8-1 17:28:29 |只看該作者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有一种说法,现实世界中的时空是四维的,即空间三维和时间维的纠缠,把时间维与三维空间分离看,后者具有实在性,而前者则表现出虚在性,也就是摸不着看不到,因此现实世界中的时间是“虚时间”。既然是“虚”的,人们又如何能与时间赛跑。所以这里的人们就像古刹老庙的僧侣,没有了对时间的感觉,好像非如此不可,才能够以出世的境界入世。

名为伊丽莎白的马路一尘不染,显得静谧安宁,傍晚时分在这里我们找到了Hotel Bergs。这家位于里加旧城边上的五星级酒店,周围都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如国家歌剧院和自由纪念碑,里加中心火车站也在附近,无疑是都邑人气最旺的地界。酒店总台的一位金发妙龄女郎,从客人名册中找到我们的名字,显然拉脱维亚接待单位已经事先预定好了。她笑的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说道:“欢迎先生们光临本店,祝二位快乐如意。”然后交给我们一封比利时来的电传公文。
开好房间以后,我们在酒店的餐厅用膳,秋风萧瑟不便露天就餐,望着窗外“数树深红出浅黄”的庭院,觉得有一种和大自然的亲近感。餐厅两个墙面各有一幅油画,一幅是富有诗意的北欧田园画,另一幅描绘的是一位风姿绰约的俄罗斯少女,笔法娴熟,意味深远,恰如其分表现了婀娜多姿的曲线美。这些旧时杰作是现在留存不多的硕果之一,和修缮一新优雅别致的酒店环境相得益彰。前苏联和东欧集团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丝毫不亚于西欧,或许正因为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东西欧最终能摒弃前嫌结束冷战,融为一体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我们看了半天的菜单,云里雾里,莫衷一是,最后还是把领班找来,请他给我们提供建议。最终餐桌摆上了Hotel Bergs的招牌菜:芬兰鱼肉汤,里加黑橄榄肉片,生菜番茄樱桃沙拉,和好几道不知名的海鲜鱼类,无奈没法用中文翻译过来,据说拉脱维亚的厨艺在欧洲是上得了台面的,烹饪风味别具一格,当地的香肠,奶酪和蜂蜜也十分有名。
由于得益于波罗的海,和斯堪纳维亚诸国相同,这里海味多多,说实在的甚是合乎我的口味。史密斯不肯冷落了杯中物,要了著名的里加啤酒和白葡萄酒,我点了一种当地不含酒精的饮料,名称为“Kefirs”,是一种发酵的优质牛奶。虽然我们吃的人仰马翻,还是拒绝不了甜点苹果派的诱惑,也算是对自己从维尔纽斯长途奔袭而来的犒劳。
晚餐以后我们回到各自房间。我在浴室一面泡澡,一面给维也纳的家中打电话,电话线另一端传来儿子充满稚气的声音,他告诉我很快就要和同学们飞往伦敦,在那里度上一个语言周,这是奥地利学校上英语课的一种形式。满腹牢骚的妻子一边忙着给儿子整理行装,一边对着话筒埋怨:“学校老师也真是的,想一出是一出,这哪里是上课,分明就是度假游玩而已。”欧洲普遍倡导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认为人类的进步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实现,所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实地实物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掌握知识,学英文到伦敦也就顺理成章。
刚刚挂上电话,铃声重新响起,擦拭了湿漉漉的手,我再次提起话筒,这回耳机那头是史密斯的声音:“老兄,刚才你那儿占线,LCCI的电话打到我这里,通知明天上午有两位同事上门来,作为陪同和翻译,听从我们安排。”史密斯说的LCCI是拉脱维亚工商会的简称。
于是周日的都城游览,有了两位十分称职的向导,鞍前马后地服务于我们。冬妮娅和薇拉是拉脱维亚大学外语系的学生,一位是英文专业,另一位则是来自德文系,是里加商会招募的实习生。她们均有东欧靓女的惊艳,又有西欧淑女的优雅,论美貌,冬妮娅之与薇拉,伯仲之间耳。风流倜傥的史密斯不禁对我耳语:“瞧,小模样水葱似的,真周正啊”。
在她们的带领之下,我们先逛景点紧凑的老城区,里加只有此处最旺,乃舟车辐辕之所。拉脱维亚曾经臣属过多个宗主国,这样的历史沧桑,从眼前这些风格各异的古老建筑可见一斑。在这里漫步,环顾四周目不暇接,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穿行于迷你的莫斯科,慕尼黑和斯德哥尔摩之间,而意识不到自己正置身于拉脱维亚的首都。在波罗的海三国的首都之中,里加是规模最大的。自从九十年代的独立以来,拉脱维亚日趋西方化,生活水准已和南欧不相上下。
在这里我们竟发现了元朝铁木真的铜铸塑像。当年凭着弯弓骏马,势如破竹,纵横万水千山。天纵英才的元太祖驱甲数十万,宣威朔漠,封狼居胥,居然挥师打到北欧波罗的海的里加,想想都会让人瞠目结舌。冬妮娅和薇铁称呼铁木真为蒙古族中国大帝。史密斯说,小时候便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元太祖的故事,“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成杰思汗是横扫宇内的战神,披坚执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人类的军事智慧发挥到极致,即使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和这位一代天骄也无法比肩。成吉思汗开拓疆域之大,将广袤的欧亚大陆连成一片,开辟了洲际文化传播的通衢,对于人类的贡献和历史影响,绝不亚于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
欧洲一体化无疑是人类智慧的辉煌成就。自古以来所谓的歃血为盟,多数为屈服于征服者铁蹄下的大一统,如历史上的成杰思汗,亚历山大大帝,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这些战争奇才麾下的战骑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如卷席,攻城掠地无坚不摧,令宿敌新仇无不闻风丧胆。然而如今的欧洲联盟,却是出于理性的自愿联合,破天荒头一遭,打破了欧洲千年来战争与和平轮替的怪圈。欧洲人渴望长治久安的梦想,第一次得以实现,欧洲一体化无疑是人类文明史划时代的篇章。

《萍踪传书续集 --环球航海日记》(《萍踪传书》姊妹篇),已出版并参加2018上海书展(8月15-21日举办)

笔者乘坐超级邮轮“眩目号”,沿着哥伦布足迹环游世界。航程三万一千二百海里,历时百余日。期间越过格林威治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次穿过0°纬度,赤道和回归线,横跨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游历的一个个国家和地区,让笔者亲历天涯海角的绚丽风光,和美轮美奂的异域韵致,以及见识地球诸多不同的文化。订阅微信公众号“李敏的萍踪传书”,可看到《萍踪传书》及续集即时推送。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17: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