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襌修(二)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8-18 21:26:5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两種襌修方法
禪修是有兩種主要的方法。第一種是「分析性的禪修Analytical Meditation」,也就是大班智達 Great Panditas」或「大學者的方式」。做這種禪修時,行者要仔細地研究一切,並保持極大的覺性。行者審察各種外物,努力地去調查它們的實質,並探討它們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的話,他們就探討外在世界的本質、觀察等。他們非常仔細及詳盡地審察一切,把禪修當做一種將事情看得愈來愈清楚、愈來愈精確的方法。透過這種禪修方式,心的明性及敏銳性會變得相當的高,但是心的定靜不見得會開展得很好。所以,這第一種主要的方法稱為「大班智達的分析性禪修」。

第二種方法稱為「瑜伽士的實際安住禪修。瑜伽士(Yogis)的梵文是「固速魯 Kusulu 」,意思是「不計劃或造作任何事的人」或「非常單純及自然的人」,現代人稱他們為[瑜伽士]。在這種禪修中,行者不分析所發生的一切,而是學習如何讓心安住、如何安住在心的本質之中,以及如何經由實修的經驗而開展禪定的真正力量。行者不執著於過去或未來的念頭,僅學習如何安住當下的清新之中。然後,行者學習如何實際延長定境,而能一剎那接著一剎那地安住於清新的覺受之中。經由這種實修的經驗,行者能直覺地知道,在禪修當中應該怎麼辦、應該避免什麼。

要開展禪定的能力,行者必須實際去修持禪定。要得到禪定的真正經驗,首先,行者必須到一個有利於禪修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合適、安靜、隔離的地方,然後行者就可以開始修持許多座簡短的禪修,每一座的禪修都很清明、為時很短。行者不去思考過去或未來,只是透過許多清明但簡短的禪修,一次又一次地試著去體驗當下的清新。行者可以逐漸延長每次禪修的時間,因而可以使禪修的清新及覺性變得愈來愈持久。

過去的大禪師曾使用幾種不同的言詞來形容禪修的這種清新狀態。這些形容詞是大禪師親身體證而對其別具意義的。其中之一是在「清新Freshness」之中禪修。這給人不要執著於過去或未來的觀念,而要住於當下的剎那,再下一剎那也是清新的,再下一剎那也是清新的。另外,一個名詞的意思也是相同的:禪修的「自然覺知Natural Awareness」。當中,所謂「自然」是表示不造作。這表示不論在一剎那發生了什麼,行者都不去加以思索或玩味。所有理智的分析都是「不自然的」,因為它們是對情況反覆思考,並企圖加以改變而造作產生的。「自然」和「造作」正好相反。清新和自然的覺知都比較接近禪定時的放鬆狀態。

如果我們有一束小麥,我們用一條繩子綁住它,那麼,它就被綁得很緊;如果我們把繩子割斷了,那麼,小麥就會自在地及自然地落下來。所以,在禪修方面有所謂的「自在」這個名詞,但是「自在」這個字在藏文裡的意思比較深,含有除去壓力、讓某件事物以自然的方式放鬆,而不是以人為或非自然的方式將它緊緊握住。
「清新」的藏文是「宋嘎 Songga」,「自然的覺知」的藏文是「紐瑪Nynma」或「紐美(德)希巴Nyumedshipa」,「自在」的藏文是「呼(克)巴Lhukpa」。除此之外,還有第四個名詞,藏文是「瑞(格)奇Rigki」意思是「敏銳」。「敏銳」或「敏銳性」被用禪修方面,是因為行者必須應用非常高的敏銳性來保持覺知及覺性。總而言之,這四個名詞是非常有力的觀念,廣泛地被禪修大師們應用。隨著禪修的進展,行者將會遇到這四種覺受,到時,行者自然會對這四個名詞的意義及力量有深刻的體驗。

「觀」的襌修

在佛教的小乘傳統中,禪修分為兩個主要的階段:「止」和「觀」。但是,這和金剛乘傳統對「止」和「觀」的區分有所不同;小乘傳統的「止」和金剛乘傳統的「止」也不同。 為了比較準確地定義這些名詞,「止」在被翻譯為藏文時變成「息內Shinye」。

「息」的意思是「平靜」,「內」的意思是「安定」,「息內」中的「息」表示行者將心安住於不被許多念頭所困擾的一種狀態。和念頭有關的一切問題去除之後,那種自然的平靜便會在心中升起。當平靜升起或念頭平息之後,心自然會很安定。「息內」禪修可按字義翻譯為「使心定靜的禪修」。

「觀」在翻譯為藏文時變成「拉(格)慟Ihagtong」;「慟」的意思是「見」,表示具有內證力。從經典的觀點來看,表示行者證知法性或遍在本質。就金剛乘的觀點而言,「慟」的翻譯著眼於「見到心的究竟本質」或「見到心的真如本性」,這種內證的「見」力就是「慟」。「拉(格)」的意思是「優越」或「卓越」,因為有了內證之見力之後,就再也沒有「這是像這樣或那樣?」、「它的本性是這樣或那樣?」這類的迷惑了,行者能夠毫無懷疑地直接見到真相。所以「拉(格)」可以直譯為「無上之見Superlative Seeing」。

在經乘及密乘的修持方法當中,修行者都試圖證得「觀見」事物究竟本質的能力。在經乘的修持方法當中,行者試圖觀見現象的本質或遍在的本質;在密乘的修持方法當中,行者試圖觀見心的究竟本質。這兩種修持方法的性質是一樣的,行者都試圖洞悉現象的究竟核心,了知俱生的究竟本質。如果行者發現了現象的本質,那麼,他也發現了心的本質。所以,就性質而言,「止」和「觀」是一樣的,禪修的最終目的及意義也是一樣的。

「止」和「觀」的差別在於它們達到目標的方法不同。在經乘當中,行者刻意探究各種不同的現象,並試圖藉由禪修而洞悉一切現象的本質。在密乘當中,行者知道要逐一了解一切外在現象及心的內在現象,是一種非常困難及冗長的工作,所以,不如徹底探究一種現象。心的偏在本質,則其他一切事物的本質就會因而顯露出來。因此,觀修自心並發現自心的究竟本質,是一個比較方便的方法。發現心的本質之後,外界其他一切現象的究竟本質便會自動顯現。所以,這一種比較迅速及方便的方法。

罔波巴大師說:
「這個見解是心本身的見解:
  如果行者四處搜索及詢問:心在何處?
  他將永遠無法發現它。」

罔波巴以傳統故事中一位叫做吉格(Jig)的男子來比喻這種情形。吉格的體格非常強壯,但是不太聰明。他和一般人不同,因為他的額頭上有一顆寶石,而且他額頭的皮膚非常鬆弛。有一天,他很疲倦,他額頭上原本鬆弛的皮膚塌落下來,蓋住了這顆寶石。疲憊之餘,再加上沒有什麼智力,他心想:「啊,寶石不見了!」因而變得非常憂慮,開始到處尋找他的寶石,但是怎麼樣都找不到。因此,他非常地懊惱及傷心,雖然寶石一直都在他額頭上。心性的情形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想找到自心本性,那麼,我們就要由心著手。心的本性在於心,如果我們在心外的一切地方尋找,並試圖由修心之外的方法平尋找心的本質,那麼,我們將很難到它。

通常,分析一位行者修為的方法是基於他持有的見解、他所做的禪修及他依見解所做的實修。就見解而言,經乘及密乘有一些不同。經乘的方法稱為「推論或演繹方法 Deductive Approach」,也稱為「分析心的方法」。經由分析及審察,行者得到心的本質是空性的結論,並推斷心的特質是明性,而且佛性存在於所有的眾生。但是,這主要是經由推論或演繹的過程而得來的論點。

密乘的見解是以心本身為基礎,不是以推論為基礎,而是以「直接的體驗或覺受 Direct Experience」為根本。所以,密乘行者直接去體認心,去發現心的自性;經由這種直接及實際的體驗,心的自性將會自然地顯現。經由這種方法是由「止」的禪修開始,「止」的平靜與定性幫助行者非常直接地體認到心,行者見到事物如何在心中升起、留駐及消逝。

首先,我們審察升起的部分。當某件事情發生時,例如,一個念頭產生時,我們試圖去發現它來自何處。這和分析方法不同,因為在分析方法中,如果我們有一個快樂的念頭,我們會推論某種愉悅的物體或行動製造了這個快樂的念頭,我們將會看到物體和念頭之間的因果關係。

然而,在密乘中,我們觀看的是念頭本身,我們尋求的是:「這個念頭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試圖非常清楚地看到它掘起的源頭。其次,念頭一產生,我們就實際去檢視念頭,試圖發現它到底在哪兒?駐留在哪兒?第三,當念頭消失時,我們試圖非常清楚地看出它消逝何處?它離開到何處去?藉由察知念頭的升起、駐留及消失,我們開始看清念頭起於無處,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念頭的源頭;沒有一個念頭真正的所在地,或是我們可以找到念頭的地方;最後,我們發現念頭消失後也不會到任何地方去。所以,我們唯一能找到、能發現的是,念頭在這三個階段的空性。

如果我們檢視念頭,我們的心會安定下來,並開始了解心的本質。一旦逐漸熟悉心的本性,我們就會了解,不論是否在思考,心的本性都是一樣的。我們會發現,心的究竟本質是非常安定的。藉由這種非常直接的方法,我們不須要其他的技巧來使心安定,因為一旦發現心的本性時,平靜平和及穩定的狀態自然會產生,我們會發現,念頭的究竟本質就是平靜,我們不須要剷除或壓抑念頭。如此,我們不經由理論探討而得到空性的實際體驗。我們不須要知道一切事物是空性的,因為空性就是心的本性。我們所經驗的任何事物的究竟本性本來就是空性的,因此不須要去思考:「它是空性的嗎?」或「它不是空性的嗎?」或是添加任何標籤在上面,它顯然是空性的,因為它確實是空性的。明性也是一樣,我們不須要分析明性或思考:「這是明性及智慧嗎?」因為我們已經到達了一種每件事都很顯然的境界,不須要再添加任何名相、觀念或哲理,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實際的體驗。

例如,在開始修持禪定之前,嗔怒心非常強,它時常控制著我們,因此顯得很有力量、很重要。然後,我們學著觀照自心,試圖了解我們的怒氣如何生起及從何而來;再觀照顯得很真實的嗔怒,試圖發現它的本質。但當我們直視著它時,卻無處可尋,它沒有任何可以被發現的實質。

在禪修時,有時候我們會達到一種非常安定及平靜的狀態,並想道:「啊,我的禪修真的產生效用了!」有時候,我們會有許多念頭,並想:「現在念頭太多了。」如果我們去觀照安穩的心及忙於思惟的心,在兩種情形下,心的本質並沒有什麼差別。這和我們一般對心的看法形成很強烈的對照。

有時候,我們會想:「現在我在禪定中」,其他時候我們會想:「現在我在思考」,再另外的時候,我們會想:「現在我是快樂的」、「現在我是憂傷的」或「現在我在生氣、在懊惱了!」心似乎有非常大的改變,但當我們懂得去覺知心的究竟本性時,就會發現:心在這一切情況下都是完全一樣的。

為了使我們的禪修進步,並成為一種連續不斷的生活經驗,我們須要具足信心及虔敬心。噶舉傳承祈請文 (Kagyu Lineage Prayer)裡說道:「虔敬是禪修之首。」

我們祈請的目的是敞開自心,對我們的上師、傳承上師們及一切諸佛、菩薩和本尊具足信心。深沉的禪定生自我們和他們的這種因緣,以及全然的虔敬心及信心。當我們的禪定愈來愈穩固時,事物就會變得愈來愈明晰,所有的各種功德會自然顯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修持各種儀軌及開展虔敬心的法門的原故。

當禪修有進步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時,我們會覺得很平和。因此,當嗔恚或厭惡的念頭升起時,我們可藉由觀修它們的究竟本質而感到平和。當貪欲或執著的念頭產生時,由於對這些念頭本質的覺知,我們仍會感到平和;當痛苦的感覺開始出現時,我們能夠契入痛苦的究竟本質,痛苦的感覺會因而平息,我們會再度感到平和。當快樂的念頭升起並激發驕傲及虛妄的喜悅時,藉由契入它們的究竟本質,我們會回復到平和的狀態。由於這種非常深沈的覺性,一切都會變得非常平和。

文章:節錄自創古仁波切《 三乘佛法心要 》一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那一刻~我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轉經輪~不為積德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5 06:4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