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2-24
- 最後登錄
- 2024-10-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76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67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瑜伽茶道”由中國大陸瑜伽學者石鑑月先生、徐永立先生,依據中國傳統茶道,參照中國禪茶道、佛茶道、台灣“無我茶道”,結合瑜伽的理念與精神,編創而成,現已得到國際瑜伽協會認證,並獲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正在全球推廣。
一、茶文化與茶道
1、茶與生活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得到各民族的重視與提倡。
中華民族五十多個,生活習慣各異,但是在飲茶、嗜茶方面卻有諸多相同之處。
在國人看來,“茶”不僅是解渴的飲料,還有許多自然的功能妙用,茶可以清神益智、幫助消化,“茶”可以培養文化內涵、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茶”可以在各種茶事活動中用以方交朋友、協調人際關係,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
當今世界,茶飲與咖啡、可樂並列成為風靡全球的三大“無酒精”飲料,飲茶嗜逐步遍及全球。
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國,自古就有飲茶習慣,西方人也逐步接受了茶、愛上了茶,在英國,人們視茶為美容、養顏的飲品,早茶、午后茶成了時尚生活享受;在法國,人們將茶視為“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
2、茶藝與茶道在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
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泡茶的技藝、規范和品飲方法,通常稱為“茶藝”;二是精神內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啟迪智慧的妙用。廣義的茶道,應該是包括茶藝在內的;狹義的茶道,與茶藝並列,也就是上述“精神內涵、境界妙用”的部分。 茶藝與茶道這兩方面的內涵,在中國茶文化最重要典藉《茶經》中同時得到了體現。
被后人譽為茶聖的唐人陸羽在《茶經》十章中,除了介紹茶的性狀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煮茶技藝、要領與規范之外,還闡明了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並強調“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這“精行儉德”四字,便成了傳統茶道的基本思想內涵。
陸羽的忘年交、詩僧、茶人釋皎然在《飲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詩中云“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首次提到“茶道”一說,這里的“茶道”,寓含“飲茶之道茶藝)”與“飲茶修道(茶道)”的雙重內涵,可以說就是茶藝與茶道的統一,也就是廣義的“茶道”。
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中把茶道精神概括為“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四個方面,明清時代的一系列茶文獻諸如明代朱權的《茶譜》 、張源的《茶錄》、許次紓的《茶疏》等,又使得茶道的理念更為豐富完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