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9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3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位於台南市成功路238巷52號的縣城隍廟,主祀城隍爺,由於台南縣城隍廟內所奉祀之城隍爺,乃由臺灣第一任知縣雕塑金身迎祀廟的,不同於其他縣市的城隍廟源自大陸,故號稱「全臺首邑」。
【廟宇沿革】
台南縣城隍廟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原建於今私立台南救濟院地址,因日據時期,被日軍佔用,只好另購現址重建迄今。
【祀神傳說】
城隍之名最早見於周易所說的「城復於隍」,原本是指城郭及護城河,後來演變成為城池的守護神,再轉變成為掌管陰間司法的神明。所以在民間信仰中,百姓深信知縣掌是管陽間事務,而城隍爺則在陰界審理在世時的善惡,裁決百姓功過的神祇。因此歷代朝廷對城隍都非常崇敬,尤其清朝更是極力崇奉城隍,通令各省、府、廳、縣建造城隍廟,並將城隍祭祀列入正式祭典,凡地方官新上任,必須先卜吉日,親謁各該地的城隍廟舉行奉告典禮後視事,每月初一、十五兩日,也要到城隍廟進香。而城隍爺的階級與封建時代行政體制相同,分為縣、府、省、京師等級,縣城隍尊稱為「顯佑伯」或「霞海城隍」,府城隍尊稱為「靈應侯」,省城隍尊稱為「威靈公」。
【特色】
台南縣城隍廟除主祀城隍爺,其正式封號為「顯祐伯城隍尊神」外,左右兩旁從祀文判官、武判官及七爺、八爺。而門楣上寫了有「爾來了麼」四個字,與府城城隍「爾來了」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正殿前的對聯「陽報陰報善報惡報速報遲報豈曰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云不知」更是言簡易賅,發人深思。
來源: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