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3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轉步歸向你的法度。我急忙遵守的命令,並不遲延。」(詩篇一一九59-60)
詩人在這個簡單的見證中,說出了悔改在聖經和屬靈這兩方面的意思,它正是本課的主題。我們不單思想到悔改,更是屬靈的悔改、基督徒的悔改,和悔改歸向基督。當然,我們可以轉步歸向任何東西──包括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基督教、天主教,或其他的各種「主義」,因此,單談轉步歸向是不足夠的。聖經所講的悔改,究竟是甚麼意思?這兩節經文為我們提供了答案:聖經所講的悔改,不是指到轉步歸向一個人、一個宗教、一間教會或一個信條,而是歸向三位一體的神。它包括認識神是我們天上慈愛的父、藉著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救主,以及藉著聖靈的工作和我們對聖靈的順服,帶來生命的完全改變,與神建立和好的關係。從馬太福音十八章3節記載我們的主所說的話,我們便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我們要真正認識甚麼才是悔改,和一個人怎樣才能悔改歸正。
1. 人要悔改成為基督徒,是由認真的反省開始。
這裡要強調的是「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只要人願意停下來思想神、人生、罪、短暫的人生和永恆,他的人生就會出現轉機。事實上,神正要求我們這樣做,以致我們明白我們需要祂的恩典和救恩──翻閱以賽亞書一章18節。除非我們開始思想,否則便難有悔改,因為悔改不會碰巧發生。唯有當神引領我們思想我們所行的道,我們才深深醒悟到自己的缺欠,我們才能明白神何等愛我們,基督付上何等沉重的代價來拯救我們,以及聖靈何等努力去使我們悔改。只有認真反省,才能生出悔改;浪子的比喻(路十五11-19),就是聖經為我們提供的一個最佳例子;請特別留意第17、18和19節。看看浪子如何「醒悟過來」:他唯有用盡自己的力量,到了人生的絕境,他才醒悟過來。我們豈不也是一樣!唯有到了絕境,他才醒覺自己過去是多麼愚蠢,和何等需要父親的愛顧。因此,唯有人開始認真反省,他才會悔改成為基督徒;但請留意第二點:
2. 認真的反省會帶來確切的行動。
這裡強調的是「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轉步歸向你的法度。」當人嚴肅而認真思想神和救恩、他的靈魂和靈魂的需要,便會引導他作出一個帶有行動的決定。因此,我們在路加福音十五章20節看見浪子來到這刻,便「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他離開舊日的生活方式,開始邁向一個新的生活。試想父親將會給他的一切!試想他的內心將充滿愛、平安和喜樂!──當你想到浪子回到父親那裡,向父親悔罪之後,父親便命僕人給他外袍、戒指、鞋子、食物,並與他一同歡喜快樂的團聚,你便滿心感恩地對這一切發出讚嘆。
3. 確切的行動會帶來愛的順服。
這裡要強調的是「我急忙遵守的命令,並不遲延。」確切的行動不是在這點便停止──它必須引領人過順服的生活。人要過順服主的喜樂生活,要明白和遵行主的純全旨意(羅十二2),悔改只是第一步。讓我們思想新約的一些人物,看看他們如何悔改,並基於愛來順服主和祂的話語。
A.撒該:他悔改之後,便遵從主的教導,為他過往的罪作出賠償,藉此證明他確實真心悔改(路十九1-10)。
B.撒馬利亞的婦人:她悔改之後,便向她的同鄉作見證,承認她犯過的罪,她還因此帶領了別人信主(約四1-42)。
C.大數的掃羅:他不單停止逼害教會,還成了一位謙卑的使徒,證明他真心悔改(徒二十二1-15)。
D.哥尼流:他不單自己悔改,還渴望將福音傳給他的全家,因著聖靈的大能作為,他的心願終於達成(徒十1-48)。
E.為女王管銀庫的太監:他信了主耶穌基督,並公開在陪行的眾官員面前受洗,證明他的信心(徒八26-40)。
F.獄卒:他悔改的第一個明證,是替掃羅和巴拿巴洗傷口,接著還接受洗禮和用愛心接待兩人(徒十六25-34)。
G.以弗所的初信者:他們將行邪術的書燒毀,表明他們真心悔改,立志與舊生命一刀兩斷(徒十九18-19)。
這些人都是立即用行動來證明悔改的心。聖經所講的悔改,可以用這三個行動來概括形容:(1)停止;(2)轉變;(3)遵從。不要再偏行己路和真心悔罪(賽五十五6-7);歸向主和相信祂是你的個人救主(羅十9-13);將自己完全獻給祂和每天聽從祂──翻閱約翰福音二章5節,並比較撒母耳記下十五章15節。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