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4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日月潭地處台灣中心,隸屬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原為天然湖,環湖皆山、連峰疊嶂,與潭水漣漪相掩映,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氣候之佳、風景之美中外馳名。

民國二十一年台灣電力公司利用該潭建壩儲水發電,二十三年完成,潭面寬八百餘公頃,水位高七十尺,潭畔居民二佰餘戶,耕地水田壹佰八十公頃淪為水域,當時水社村水社巷有龍鳳宮,北吉巷有益化堂,經二廟管理人黃佛緣、黃海及黃拱之同意,並由鄉公所召開村民大會,議決二廟廟產由電力公司收買,所得款項擇地另建文武廟,合祀孔子、關帝,並作移村紀念,乃推選當時之魚池鄉長陳金龍為主任委員、黃火爐為副主任委員,黃佛緣、黃朝來、黃阿珠、賴江河為常務委員,地方人士三十六人為委員,積極籌建。是年六月申請募款,並領用潭北山腰保安林為廟址,十一月興工,二十七年六月八日竣工,歷時四載。嗣為適應事實需要,遵照省令規定於民國四十七年成立管理委員會,訂立章程及辦事細則,以為處理及擴展廟務之依據,五十三年籌建招待所,同年五月自省道至廟前由兵工開拓道路,鋪築柏油面,十月通車,五十五年縣政府建設廟前碼頭,水路交通相繼完成,遊客稱便。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起舉行三天法會,慶祝遷廟三十週年紀念及招待所落成,四方雲集,盛極一時。

文武廟自民國二十七年遷建於日月潭北山後。因背山面湖,地勢雄勝,風景秀麗,且著靈應,成為附近住民信仰中心,香火甚盛。惟以建築年久,風雨侵蝕,台灣光復後,雖屢經葺,仍嫌簡陋,亦缺莊嚴。為配合觀光事業發展,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經本廟第一屆董監事會於民國五十八年間決定重建。承木業鉅子孫 海先生派推土機協助整地,適植總統 蔣公蒞臨基地,垂詢改建情況,並諭示「氣魄要大、廟埕要寬、並分前後殿、前殿祀武聖關、岳,後殿奉祀至聖孔子」等,繼蒙台灣省政府黃主席杰蒞臨視察,並核定以「北朝式」格局建築,乃於是年八月十六日請由林縣長洋港破土開工,重建工程於蔫開始。其時因工程龐大,需費浩繁。一時無法籌措,遂暫定時程為十年完成。施工以來總統 蔣公每於駐驛日月潭時蒞臨巡視,垂詢工程概況以及經費籌措情形,復奉面諭:宜縮短期限,於全國慶祝建國六十週年時完成,復蒙諭知有關首長酌予支援,當承省政府陳故主席大慶、徐秘書長鼐、省議會謝議長東閔、台北市政府高市長玉樹、縣政府林縣長洋港、歐代縣長樹文、涵碧樓施主任長雲暨各界多所鼓勵協助,施工期間,各執事人員,亦盡心盡力,合作無間,工程進行至為順利,終於民國六十年底完成,六十一年一月三日舉行鎮座安香大典,未了零星工程及環境美化則交由新選之第二屆董監事會繼續辦理,綜計此次重建工程,為時三載,總工程費達新台幣貳仟壹佰伍拾餘萬元,均來自各方之樂意支助與善男信女之自動捐款。而工程之宏偉,風格之高雅,木石材料之名貴,彫刻技術之精美,就目前台灣所有寺廟而言,實無有出其右者。自茲日月潭之湖光山色,文武廟之暮鼓晨鐘,更相得而益彰矣。
電話: 049-2855122-023
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中正路63號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省日月潭文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