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繞過象徵城隍爺的小神轎再回家,以求心安。
記者歐陽良盈/攝影
清明節,市民前往祭拜先人,許多人忌諱到墓園時「走過太多人」,返家前都會先到廟裡拜拜或收驚,想安心的「乾淨」回家,「揮一揮衣袖,不帶著任何鬼神」;左營城隍廟原本收驚的信徒就多,昨天又增加不少。
每天時間還沒到就有人等在櫃檯前排隊,要道士幫忙收驚、改運和問事,時間從下午2點到4點,假日則再延長,短短2、3個小時,平日每天最少有50人,假日則在百人以上,熱鬧程度彷彿古代名醫看診。
「XXX」,道士李錦斌坐在神壇前唱名,喊到名字的信徒就向前,利用短短1 分鐘的時間向道士述說「疑難雜症」,然後等道士張口「開釋」,心滿意足的拿著裝有平安符的紅袋子離開。
負責櫃檯登記的董雅儀表示,有些信徒住的較遠,到廟時即使已超過時間,但只要道士還在廟內,還是願意延長時間替信徒服務的。
不少人掃墓完怕被「卡到」,回家前先到左營城隍廟「淨身」,幾乎都是全家一起前來,這時董雅儀就像醫院的護士,向信徒一一解釋說明板上的詞彙,甚至幫他們「分門別類」,建議收驚或改運。
來源: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