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1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28至34節;馬可福音五章1至20節;路加福音八章26至39節)
透過四卷福音書記載耶穌所行的神蹟,我們看見主耶穌基督如何處理各種情況,並證明祂是掌管大自然(可五35-41;約二1-11)、勝過死亡(路七11-17)和疾病(可一40-45)的主。在本課查經,我們將要看見祂是制伏魔鬼和污鬼的主。這個既可怕又奇妙的事件,記載在馬可福音,我們將會在當中看見主的所言所行,以及別人對祂的反應。
1. 祂看見了一個人。
馬可在五章1至5節生動地描述了一個被「污鬼」附著的窮人(2節),生活非常可憐。他住在墳墓中間(3節),「沒有人能捆住他」(3節)。他是一個具有暴力性格的人(4節),不受控制,構成公眾的危險。他就是自己的敵人(5節)。路加福音八章27節告訴我們,他是赤身露體的。耶穌就是看見這個人──祂可以為這樣的一個人做甚麼呢?韋夫特(George Whitefield)經常指出:「耶穌會接納被魔鬼隔絕的人」。肯寧頓夫人(Lady Huntingdon)反對他這句話,直至一個在他帶領下信主的人告訴她,他從前是如何墮落,她才相信。感謝神!沒有任何情況可以難倒祂!沒有罪是救主不能拯救的──翻閱馬太福音十九26;路加福音十八27,十九10;羅馬書五20;希伯來書七25;猶大書24至25節。
2. 祂被污鬼認出了身分。
我們在第6至7節看到這點。那人遠遠看見耶穌,就跑過去拜祂,承認祂是「至高神的兒子耶穌」,和惟獨祂才有能力「叫他受苦」。當然,是附在那人身上的邪靈在說話,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今天的人雖否定主的神性,但魔鬼卻認識祂是神──翻閱馬可福音一章23至25節和路加福音四章33至35節,並比較雅各書二章19節。我們透過福音書的記載,當然認識到祂擁有神的屬性吧?還有誰可以趕逐魔鬼,釋放飽受折磨的人?祂確實就是神的兒子!
3. 祂發出了命令。
我們在第8節看到這點,留意我們的主擁有不形於色的威嚴。我們看見的那個人,顯然被污鬼所附。在主的時代,這種事例很多;今天的宣教士亦告訴我們,在異教的國家,人被鬼附的情況仍很普遍。在所謂文明的國家,情況也許同樣普遍,因魔鬼是非常攻於心計的,他會按照個別的客觀情況和個人因素,來改變他的策略──翻閱哥林多後書十一章14節;彼得前書五章8節。聖經自始至終都承認邪靈會附在人的身上──參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4節,列王記下二十二章21至23節。有時,是人邀請邪靈附體,聖經稱他們是「交鬼」的──翻閱利未記十九章31節,二十章6至27節。這裡警告我們要拒絕參與任何形式的靈界活動,因為這涉及交鬼和甚至是被鬼附──聖經中的污鬼,就是冒充死人的不潔的靈──翻閱列王紀下二十一章6節,二十三章24節;以賽亞書八章19至20節!
4. 祂顯出了權柄。
我們在第9至14節──特別是13節──看到這點,「耶穌准了他們」。祂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因為祂是克勝魔鬼的主。當我們讀到這節經文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主豈有難成的事?」(創十八章14節)。你有甚麼問題?甚麼困難?甚麼隱而未現的罪?你是否相信主定然有權柄和能力去幫助及拯救你?──翻閱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8節,並比較路加福音一章37節。我們很容易產生疑惑和出現不信的惡心(來三12),但請翻閱馬太福音十九章26節!
5. 祂帶來了改變。
我們在第14和15節看到這點。這當然是個神蹟──在這件事例中,我們看見這人在「之前」與「之後」的改變。
之前 之後
被污鬼所附 被基督所釋放
(1)「被鬼附」(路八27) (1)「鬼…離開」(路八35)
(2)「住在墳塋裡」(可五3) (2)「坐在耶穌腳前」(路八35)
(3)「用腳鐐捆鎖他」(可五4) (3)「坐著」(可五15)
(4)「沒有人能制伏他」(可五5) (4)「心裡明白過來」(路八35)
(5)「喊叫」(可五5) (5)「懇求耶穌」(可五18)
(6)「用石頭砍自己」(可五5) (6)「你回家去」(可五19)
(7)「不穿衣服」(路八27) (7)「穿著衣服」(路八35)
比對而言,每個罪人在信主之後,都會經歷這一切轉變,因為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可以使他們得救,並徹底地改變過來──翻閱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你有否這個經歷?
6. 祂暴露了人的愚妄。
我們在這事件中看到人心的敗壞和愚妄。慈愛救主的出現,完全是為了施福給人,可是,當地的人卻如何反應?──16至17節告訴了我們。他們只想祂快些離開──比較馬太福音二十七章22節。有人說過,他們重視豬的價值多過重視主。的確,人們總是思想自己的罪、享樂、野心,以及許多其他事物,勝過思想耶穌──但請翻閱馬可福音八章36至37節。耶穌在約翰福音五章40節所說的話,是其中一句最可悲的話。你是這樣的嗎?如果是的話,你真是何等愚妄!
7. 祂贏得了名聲。
我們在第18至19節看到這點。那人想跟從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過,主的旨意是要他回家,向他的親人展示祂在他身上所施予的恩典。請再讀第19節。我們有遵行這命令嗎?主若為我們成就了大事,祂的愛豈不促使我們為祂而活,並將祂的名聲廣傳遠方嗎?──翻閱哥林多後書五章14節。
來源:主所行的神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