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9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3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作品資料
類別:油畫
作者:楊識宏
品名:有羊頭的山水
年代:1983
尺寸:170.3 × 220.9 cm
媒材技術: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作品賞析:〈有羊頭的山水〉是1983年的作品,畫面中央的羊露出了牠的頭部正在啃食著植物,羊的身體圍繞著中國符號所構成的山水。但是,在羊的左前方,藝術家畫了一個崁著斧頭的樹幹,讓人心驚肉跳,擔心著羊的下場;另一方面也為失去的山林感到哀傷,動物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後,也難逃死亡的威脅。楊氏曾經明確的表達他的繪畫主題,一直圍繞在生命的榮枯、自然的循環-生與死的命題裡。他認為生命若是有顏色,那麼它的「補色」就是死亡。植物的成長姿態、生命力、內含潛能都深深吸引他,所以他從繪畫的角度來觀察,把植物的造型轉變為具有視覺戲劇性與抽象韻律的藝術表現。(節錄:施慧明/典藏百選-臺北市立美術館館藏精品)
作者資料
作者姓名:楊識宏
性別:男
國籍:中華民國
作者生卒年:1947
作者生平:楊識宏生在臺灣桃園,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畢業後,於1979年進紐約普特拉藝術中心研究版畫。1984年獲得美國「國家工作室計畫」的贊助提供大畫室來從事藝術創作。1986年11月在英國倫敦卡爾森畫廊舉辦在歐洲首次個展;1987年開始他成為紐約麥可威爾斯畫廊的專屬畫家,1989年獲頒傑出亞裔藝術家獎。楊氏在初中時閱讀梵谷傳後深深感受到梵谷對藝術的熱情,因而立志從事藝術工作。自藝專美術科畢業後他廣泛的涉獵各類藝術,如電影、攝影、文學、版畫等,畫作中常將空間並置或分割,植入變形扭曲的人體,呈現出緊張與舒緩、理性與激情的對照。1976年赴美之後,在國際藝術潮流的衝擊下,他利用媒材的多元效果,輔以攝影、印刷、版畫等的技法來詮釋日常用品對生活的證言。1979年定居美國紐約後,楊氏的作品在風格上呈現出明顯的改變,他運用象徵性的圖象,如樓梯、門坊、動物、植物、骨骸、貝殼、加減等符號,做出具神秘感與暗示性的作品。
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