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三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27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27 21:23:0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8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年代 清康熙二十一年
總兵署原址本係明萬曆年間「會元傳臚」許懈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許懈,字子遜,號鐘斗,金城鎮后湖人,廿八歲中舉,三十二歲會試第一,殿試再舉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編修,以「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自勵,因人居京師,思親咸疾,乞假歸養,不久卒於家,年僅三十七歲。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亦有浯江、浯島、浯海、滄浯等舊稱,明帝朱元璋洪武25年間,在島上設置「守禦千戶所」,指派江夏侯周德興築城守禦,因「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取名為「金門」。


  提起金門的歷史,許多人心中的印象都與戰爭脫不了關連,例如舉世聞名的八二三砲戰,連續44天幾乎不間斷,44萬多發砲彈的猛烈轟擊,都沒能撼動這艘「不沈的海上航母」。金門的開發史,也同樣與戰爭有關。


  晉元武帝建武年間(西元317年),即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大姓人士,為躲避中原五胡亂華的頻仍戰禍而移居這世外桃源。唐德宗貞元19年(西元804年),牧馬侯陳淵率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等十二大姓來浯囤墾,協謀併力、胼手胝足,化荒墟為樂土,從此讓金門島上耕稼漁鹽,生聚日蕃,堪稱浯島的開拓始祖,陳淵也因此被尊奉為「開浯恩主」。


  從考古學上的調查也可以印證,中土人士為避戰禍而移居金門的歷史。民國44年,國軍官兵在金城鎮郊賢庵一帶構築工事時,意外發掘古磚,經拓本送往台北由考古學家莊嚴鑑定後,認為此類花磚,其時代上起兩漢、下迄六朝,駐地周遭民居附近,也發現了許多不同花紋的類似花磚,可能是中原一帶居民舉家搬遷所帶來的民生器物。


  此外,83年迄今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仲玉、陳維鈞等人,針對金沙鎮金龜山遺址所進行的一系列考古調查,更將金門島上人類活動的歷史,向前推進到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南宋時期中原人士避居金門的人數更多,幾乎成為金門居民的主幹,從許多姓氏的族譜當中也可見到類似的記載。據說,當時擔任同安縣主簿的宋儒朱熹還曾兩度「採風島上、以禮導民」,立書院於燕南山,設帳講學,金門從此人文薈萃,宋、明、清三代科甲冠冕十方,甚至留下「一榜五進」、「八鯉渡江」、「父子進士」、「無地不開花」、「海濱鄒魯」,以及「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等美譽。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會盟烈嶼誓言恢復,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3月1日又在料羅海邊設壇祭天,率2萬5000名將士,分乘300餘艘戰船發兵東征,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了台灣,開啟了台灣經略史上最重要、最關鍵的一頁。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ntyang1961 + 5 + 4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5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7: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