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28
- 最後登錄
- 2025-7-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387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76
- 相冊
- 5
- 日誌
- 30
   
狀態︰
離線
|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城中有一位裁縫師,名為須摩。須摩家貧如洗,生活非常困苦,只靠著替人縫製衣服維持簡單的生計。
這樣子的生活不知過了多久,一天,須摩突然心生感慨:「我這輩子會這麼貧窮,都是因為過去不行佈施的結果。這樣的日子實在太苦了,如果我這一生不努力廣修供養,來世只會更加窮困潦倒!」一想到此,須摩打從心底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即使所擁有的東西微薄不已,也都要盡己所能佈施供養,以累積福德。
因此,須摩拿著家中僅剩的錢財,到城中買了一些縷線,正巧,在回家的路上,遠遠地就看到儀容莊嚴的佛陀,帶領諸大比丘來到城中乞食。須摩心生歡喜,兩步並作一步地來到佛陀面前,將手中新買的縷線,以最至誠的心供養給佛陀。慈悲的佛陀接過縷線後,隨即在大眾前,用這捆線縫補自己衣服上的破洞。此情此景,令須摩感動莫名,於是歡喜地頂禮佛陀,並說了一首偈子:
「所施雖微少,值大良福田,奉施世尊已,誓願後成佛。
過度群萌類,其數不可量,大威德世尊,當證知此事。”
佛陀為須摩授記,說道:「你因一心至誠供養的功德,來世當得作佛,號為十綖,度脫無量眾生。”
須摩聽到佛陀的授記,信心更加堅定,並在佛前發下大願:「願此供養功德,于未來世中,為盲冥眾生,作其眼目;無依靠者,為作歸依;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無解脫者,為作解脫;無安隱者,為作安隱;未入涅槃者,令得涅槃」。
佛陀面露微笑,霎時五道光芒自佛陀口中綻放,祥光右繞佛身三匝,最後回歸于頂門之中。此時阿難請示佛陀:「是什麼因緣,讓世尊露顏微笑?」佛陀於是將須摩供養縷線,將來必當成佛的因緣告訴大眾,諸大比丘聽完,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出自佛經:《撰集百緣經·卷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