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盤
花盤是飲食器具,作裝盛食物菜餚之用,本件文物瓷盤是圓盤形,以白色為底,盤中央部份彩繪花草。為民國時期之產品,器形完整,因使用有斑點,保存良好。
花瓷磚
花瓷磚是在瓷磚上繪上花草或其他圖案,貼在器物如家俱或廚廁牆面作為裝飾,增加居家生活的色彩。本件瓷磚為日據時期一直到光復之後都有生產,本件文物為高腳杯盤中盛吉祥水果,如石榴為多子、桃為多壽、佛手為多福,磚面圖案精美。
香爐
民間使用的香爐是燒香祭祀神靈之用,有磁質或銅質,在形式上有斗形(直桶式)和葫蘆形(或是鼎式),本件文物是磁質斗形,面繪青花鳳凰。主要是祭祀神明的禮器。民國初年製品。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瓷枕
瓷枕始於隋唐,流行於宋,瓷枕較高,而且很硬。睡覺時可保持頭飾不變形,因此,瓷枕大多為婦女使用。本件瓷枕是白色壁編紅花,是銀錠形,兩側有孔。民國初年產品。
 瓷枕
瓷枕始於隋唐,流行於宋,質地硬涼,作為夏季睡覺墊頭的枕頭。本件瓷枕較矮,白底青花,長方形。中央凹下,邊緣飾以金錢紋,兩側繪有橋、有水、有樹林,頂面有福祿兩字,寫出民間的願望。
 瓷枕
瓷枕始於隋唐,流行於宋,本件為清末民初,瓷枕較高,質地硬涼,適合夏季睡覺墊頭之用。本件為高枕,適合婦女使用,墊頭時不會使得頭飾變形,墊後可「高枕無憂」。本件為白瓷,面上有青色花卉與獅子戲珠圖案。
 批插
批插是安置在牆或柱上,插信件或文書之用,本件文物為木質,民國初年的文物。有兩栓呈瓶狀,中間有三塊插板,板上刻吉祥花卉如蘭花、菊花,側瓶柱有一角破損。
 木製燭臺
燭臺又稱燈奴或燈檠,是古代室內用的燈具,普通的燭臺為豆形,上有圓形燈盤,中間為托柱,下有圈足。本組文物共一對兩件,木質,漆成紅色,呈豆形。頂有圓形燈盤,可供插燭。其中一盤不甚完整,屬近代產品。
 枕頭箱
枕頭箱或稱箱形枕頭,具有兩種功能。一可墊頭作枕以供睡覺;二可盛裝細軟、金錢或重要物於箱。可上鎖,人睡在箱子上非常保險,即使小偷也無法偷走。本二件文物為清末民初木質長方形枕頭的箱子。木箱上加布,漆成紅色,有蓋、有鎖,保存良好。
 大時鐘
大時鐘是報時計時的工具,一般置於廳堂的神案桌的左側或懸掛在牆上或柱子上,本件時鐘為清末民初之產品,鐵底座增加穩定性,鐘面用玻璃為門,下側有玻璃畫。各項裝飾十分精美,但已不能擺動報時。
資料來源:台灣民俗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