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89|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清乾隆三年-節孝祠 [35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1 01:55:1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8
節孝祠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位址 :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里公園路一段五十一號

年代:
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

節孝祠於清同治十二年由彰化地方人士醞釀籌建,由彰化縣進士蔡德芳及拔貢生林清源先行採訪節孝婦女,共得一百二十名;至光緒初年又由白沙書院山長丁壽泉、訓導劉鳳翔、稟生吳德功、主事吳鴻藻等士紳再採訪得一百六四位節婦名單,經於臺灣知府程起鶚、陳文騄和彰化知縣李嘉棠等奏請禮部核准建祠。

祠前有一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天朝旌表」石碑,原立於縣城東門,因日人拆除東門樓而被移置至此,此碑所敘 正殿大楣上的彩繪及「玉潔冰清」匾 為嘉獎汪門劉氏及從死孝媳余氏之義烈事蹟。另祠內存有「玉潔冰清」「一節千古」等古匾,更顯示節孝祠的特殊意義。

歷史沿革:

清同治12年(1873)彰化白沙書院院長蔡德芳、拔貢生林清源採訪中部節婦名單,共採訪到120名節婦事蹟。

清光緒12年(1886)由進士蔡德芳、丁壽泉、貢生吳德功、訓導劉鳳翔等人再採訪160名節婦事蹟,經由台灣府知府程起鴞、彰化知縣李嘉棠等奏請禮部,光緒13年(1887)准予立祠,正式編入官方祀典,經進士蔡德芳,吳德功的倡建,擇址位於城隍廟東側建節孝祠,至光緒14年(1888)完成。

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節孝祠遭拆除,後經地方士紳吳德功,商紳楊吉臣、吳鸞旂等董事,向總督府申請,以彰化公園一角地做為遷建地址,吳德功之弟吳汝俊、侄吳上花,並邀請鹿港士紳陳懷澄等人參與遷建工程,並募款八千圓資金,將節孝祠遷建於現址。

建築藝術:

節孝祠為二進二護龍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保存大正年間遷建時的格局。

民國83年節孝祠進行修復,保存原有風格。

目前三川殿及正殿彩繪為民國84年由和美陳穎派所繪製,三川殿門神彩繪則為民國92年的作品。

節孝祠三川殿內兩旁牆面,有大正13年(1924)由鹿港文人蔡穀仁所撰並書「重建中部節孝祠碑記」及「節孝祠捐題牌記」木碑,為節孝祠的重要文獻資料。

三川殿石柱上書有「潛德幽光歷二百年來而畢發,採風問俗聯十三堡半以俱雷」對聯,是清光緒14年(1888)由進士蔡德芳所敬題的墨跡。

正殿前有一座軒亭,其捲棚雙脊上繪有「龍馬負河圖」、「神龜背洛書」,為郭新林的畫作,民國83年節孝祠落架修復,此彩繪已嚴重剝落受損。













































































































































正門門楣「一節千古」匾,為台中州知事常吉德壽所敬獻。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pk2012 + 7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7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3-2-20 22:21: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01: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