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8-26
- 最後登錄
- 2015-1-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0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11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開臉的由來是始至於隋朝
開臉,便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齊額發和鬢角的儀式。中國舊時女子嫁人的標誌之一。又稱絞面、絞臉。開臉有在上轎前在女家進行,也有娶到男家後進行。開臉人須是父母子女雙全的婦人。用具有新鑷子、五色絲線或錢幣等。開臉後,要給開臉人賞封。過去的姑娘出嫁一般要舉行開臉儀式,便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齊額發和鬢角的儀式。開臉後,還要給開臉人賞封。
其常規操作程式如下,先用粉塗在面部,尤其是頭髮邊緣處塗擦。之後用紅色雙線,變化成有三個頭的“小機關”,兩手各拉一個頭,線在兩手間繃直,另一個頭只好用嘴咬住、拉開,成“十”字架的形狀。這時,只需雙手上下動作,那紅色雙線便有分有合。線挨到人的面部,便可將汗毛絞掉。這關目,多半是嬸娘和嫂嫂來完成,也有叫攙媽奶奶做的。
這種運用細棉線和白粉將臉上多餘雜毛、粉刺及角質層去除的手藝,在台灣被稱作「挽面」,廣州人習慣稱「界面」,中國北方則叫作「絞面」或「絞臉」,此外還有「拉面」、「開臉」等等稱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nPjlS1yRT0&feature=rela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