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聞法心態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2-23 00:34:3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聞法心態

隨聞而得覺,

未聞慎勿毀,

無量餘未聞,

謗者成癡業。


──《大乘莊嚴經論》


人的知識從哪裡來?從聽聞而來,聽了以後就懂了;知見有了錯誤,自己不知道,經由他人的指教,明白了就不會再犯錯。所以佛經開頭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告訴我們信解聽聞很重要。

 經典有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即說明學佛法首重聽聞,藉由聽聞,我們才有目標依教奉行,得到佛法的受用。好比到學校上課,有的人會想,自己在家裡看書就好了,何必一定到學校?其實不然。看和聽不一樣,看了以後很容易就忘記了,聽聞卻能使記憶維持久一點;遠處發生的事情,耳朵聽得到,眼睛就看不到了;隔一道牆,雖然看不到對面的東西,耳朵卻可以聽得到聲音;事情過去了,雖已看不到當時的情形,但經人轉述、口耳相傳還是可以明白,所以佛教很重視聽聞、多聞。

 「隨聞而得覺」,經由聽聞,就能覺悟,心開意解。不過聽聞佛法最要緊的是善聽、諦聽,要能起深信心,怕的是「聞善言不著意」,你講得再好,他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你費盡唇舌說給他聽,他聽不入心,那麼再好的善法也進不到他的心裡。

 反之,一個容易感動、情深義重的人,聽聞到好的道理,他不但會感動,甚至涕淚滂沱,聽聞的道理很容易就懂了;「未聞慎勿毀」,對於尚未聽聞過的法,即使感到懷疑,也要心懷尊重,不應毀謗阻礙。

 「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人的知識有限,如《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要有益於淨化人心,對社會、對眾生有貢獻的事理,都不能妄加毀謗,謗法會讓我們心生傲慢,得到愚癡的果報。

 這首偈語提醒我們要以謙卑的態度聞法,不自大、不自滿,不妄加評論自己未知的知識、法門,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

來源:星雲說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0 07:2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