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南國之船 黃靜山

作品資料
類別:水墨
作者:黃靜山
品名:南國之船
年代:1941
尺寸:150 x 328.5 cm
媒材技術:膠彩、紙
作品賞析:1941年入選府展的紙本作品《南國之船》屏風畫,是少數長年收藏在畫家身邊不忍割愛的大幅作品。這件作品描寫台南府城運河風情,畫出人物在船隻甲舨上忙裡偷閒的小憩情景,全圖幾乎以赭色為主調並且大量留白,畫面氣氛清淡而瀟灑,與當時台灣緊繃的戰爭社會情勢,有著極強烈的對比。(節錄:林育淳/典藏目錄2008)
作者資料
作者姓名:黃靜山
性別:男
國籍:中華民國
作者生卒年:1907 至 2005
作者生平:黃靜山本名黃添壽,1907年出生於台南。幼年家貧,但早慧的他卻能協助幫忙家計,1920年,14歲的黃靜山就能以繪畫天賦承包戲台佈景設計工作。稍長他在「杉巷街」(現水仙宮附近)家中以畫肖像畫為生。黃靜山跟隨唐山畫師郭標學習炭精肖像畫及相關材料製作技法。17歲就能創設「靜山畫室」,數十年的肖像畫生涯,黃靜山大約畫了二萬多幅人物畫像,連廖繼春都曾介紹親屬前來學習這項技術。 1928年黃靜山21歲首次參加「台灣美術展覽會」,以一幅頗有炭精畫風味的《水牛》入選第二回台展,同年黃靜山也加入林玉山等人所組的「春萌畫會」。黃靜山在畫壇嶄露頭角後,1929-1936年間總計六次入選台展的作品。畫家日後也曾憑記憶並參考前作舊稿,重新畫出那些已不在身邊的作品。黃靜山戰後也積極參與台南畫壇活動,對於人物、花鳥、走獸、山水等題材均極用心經營,作品寧靜、寫實,融合對台灣風土感情。無論沒骨花卉或翎毛動物,飽滿構圖及柔和優美的色彩及線條,作品品相十分討喜,特別是明亮色調搭配柔焦鏡頭般的朦朧暈染技法,使得畫面煥發珍珠般溫潤光澤,這種雅俗共賞的作品是黃靜山畫風的特色。
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