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生於林肯郡。
在天文學方面,1672年牛頓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他還解釋了潮汐的現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關,而且與太陽的引力也有關係;另外,牛頓從理論上推測出地球不是球體,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並由此說明了歲差現象等。
在物理學上,牛頓基于伽利略、開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條運動基本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並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理論體係。在數學上,牛頓創立了“牛頓二項式定理”,並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牛頓發現白色日光由不同顏色的光構成,並制成“牛頓色盤”;關于光的本性,牛頓創立了光的“微粒說”。
在牛頓的著作《自然科學原理》中,他用數學解釋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和天體運動的現象。
伽利爾摩•馬可尼,意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1897年,在倫敦成立“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1909年他與布勞恩一起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伽利略•伽利雷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當時,人們爭相傳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說,“自然科學的誕生要歸功於伽利略,他這方面的功勞大概無人能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