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2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立軸 張默君

立軸
張默君
書法
墨、紙本
136 × 23cm
民國1959
釋文:泉石蘊靈奇琤鳴玉渫非絃奏希聲 耳魂夢悅靜妙涵太虛孤朗濯明月汲之渺無窮真氣所潛泄騰霄夜有芒神龍此出沒
藝 術 家 小 傳
原名張昭漢,西元一八八二年生,卒於一九六五年,享年八十四歲。湖南湘鄉人,其夫為邵元沖。上海務本女校畢業後,攻讀上海聖約翰女子書院,文科肄業。後留學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教育。 曾發刊「神州女報」,創辦「神州女子中學」,並任職校長。歷任江蘇省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校長、杭州市教育局局長、中央監察委員評議委員、國民大會制憲代表、國史館名譽編撰、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考試院考選委員等職。著有:白華草堂詩、玉尺樓詩、正氣呼天集、揚靈集及大凝堂集。 張默君,素有女革命家之譽,擅書章草,吳萬古曾為其書法展題記:「幼從其仲叔學書,習鄭文公碑、石門碑、洊研北海諸碑;中歲究心張黑女、二爨,及史游章草,致力甚勤。晚乃兼攝右軍、中郎與嶧山刻石之妙。…大抵默老書,植柢章草,揉以北海中郎之風規,…至擘窠字,則俊拔疏肆,…」。 西元一九五九年,張默君撰「中國文字源流與歷代書法之演進」一書,除詳述文字遞嬗本末,並揭示書理與學書要則,極有參考之價值。于右任曾讚其其書藝曰:「真草本同源,運筆求上乘,篆意興分明,心手互相應,斂墨入毫深,以鋒攝墨定,一篇重天下,試味吾斯詠。」可見于老對張默君的推崇。 張默君作品留世不多,澎湖七美人塚有「七美人歌」碑石,可見張默君的書藝,碑文為象山何志浩(將軍)所撰,書法則為張默君所書:「七美人兮白璧姿,抱貞拒賊兮死隨之,英魂永寄孤芳樹,井上長春兮開滿枝。」哀淒的詩詞配上蒼勁有力的書法,益增七美人事蹟之悲壯淒美。 (典藏目錄2000-2001)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