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情報] 持續習題訓練是專注力表現嗎?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3-21 13:56:4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本文轉載來自揚愛身心靈
關於專注力 方面,在學生時代,大多數人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夠投入到學習做題考試之中,做到這些相對比較容易,主要是因為學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知識,沒有其他事情分散精力或者增加心裡壓力。而工作之後,和工作相關的事務我們都能夠持續專注的投入,但是投入到和工作無關的知識學習中,專注力都明顯缺失。而在互聯網時代,知識的碎片化和信息的同質化,更讓我們的專注力分離。提升專注力 對我們來說是越來越重要。

我們對專注力的定義就持續在一件事情上所投入的時間,但是我認為這個定義還是存在問題的。比如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持續投入2個小時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這個並不能反映專注力。在學生時代,我們很容易的投入到課後習題訓練之中,這個我也不認為是專注力的表現,也不是專注力訓練的一種方法。在大量的習題訓練之中,思維只是機械的運用, 雖然說是腦力訓練,但是更多的記憶式訓練,而不是創造性思考、訓練專注力 。這種機械式思維的持續投入和看一場電影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大腦收穫的只有諮詢,並沒有增加大腦的理解力。

在IT行業,編碼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是大腦機械式運動,就好比國中時代我們不斷的通過題庫來確保高分數一樣,並我們的理解力的提升沒有任何幫助。代碼上的持續專注投入,並不是我所認為的專注力,在編碼上持續專注的投入是非常簡單的,大多數程序員都可以做到,這個過程不需要太多的思考,經過長期訓練,很容易專注,就和考試一樣,到一定階段無非就是體力勞動。

那麼做什麼事情才可反應專注力,我覺得是那些能夠讓大腦去思考,並且能夠增加你理解力的事情。以閱讀為例,有兩種讀書方式:海綿式和淘金式,這兩種讀書方式區別在於,海綿式方式只是吸收資訊、知識,淘金式方式是帶著問題讀書,自己尋找答案。前者鍛煉的是記憶能力,後者鍛煉的是思維能力。海綿式閱讀不能反映一個人專注能力。淘金式閱讀,需要不斷的提出問題,這就需要大腦持續的思考,尤其對於不熟悉的領域,需要非常強的定力,否則很容易放棄閱讀。能夠在海綿式閱讀上持續專注,才是個人專注力的表現,才能提高個人的思維能力。

簡單的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持續投入在一個需要大腦創造思考而不是機械思維的事情上,才能反應專注力。為什麼我們應該去了解更多的領域,更多的原因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我們的大腦都已經機械化了,只有通過新的領域,迫使大腦去思考。讓我們的大腦更加具有生態化。反映在IT行業,如果是程序員,不要局限於一門編程語言,不要局限於編碼,不要局限於技術,必要局限於IT行業。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天使長(十級)

北海若曰:「井蛙/夏蟲/曲士不可語於海者,虛也!束於教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3-22 00:00:01 |只看該作者
話說~
有關於記憶的問題通常都伴隨者失憶的現象.
所以~
如果只有潛談注意力的集中的話,也只有靠自己去慢慢了解自己.
清・錢大昕:「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隋.王通:「君子先擇而後交,故寡之;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多怨」。
宋˙呂本中˙紫微雜說:學問功夫全在浹洽涵養蘊蓄之久……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亦作拔苗助長
荀子曰:「明見侮之不辱,使人不鬥;人皆以見侮為辱,故鬥也」;「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所謂,好之、樂之,這就是興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5 00: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