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小秘方] 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克服兒童學習障礙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21 15:02:4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本文轉載來自揚愛身心靈
人的創造性、能動性是自然賦予人的潛能素質,是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著的力量”,它若不被喚醒,就會萎縮乃至泯滅甚至導致兒童學習障礙;它若得到開發,就表現為人類特別的感覺能力、思維能力、情感意志和體力。每個人都有其不可估量的潛在的創造性和能動性,關鍵在於我們採用何種方式和方法使學生們時刻處於一種積極開拓的狀態;使學生們的這種潛在的創造能力得到迸發。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是從以下方面嘗試的。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人才成長的起點,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究知識的內在動力。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注意新穎有趣,巧妙的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促使學生形成最佳心態。這樣有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新知識一開始就發生興趣,學生就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的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何作、交流,真正融入學習過程,遠離學習障礙。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疑”是思維的開始,是創新的基礎。有疑問才有思考,才有發現和創造。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關鍵處設疑,還要讓學生質疑。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善於釋疑、積極思考、大膽創新。

教師設疑

    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教材內容,在難點、關鍵處設疑。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師要注意把握提示點撥的時機,做到兩個“不急於”。一是教師不急於代替學生髮言,把答案告訴學生;二是教師不急於否定學生的發言,而是要適當點撥提示,鼓勵引導創新,以保持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讓學生自己質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質疑本身表現了一種求知欲,包含著智慧的火花,表現一種探索精神,孕育著創新。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啟發學生提問,培養他們敢於疑問,敢於提問,勇於克服學習困難的進取精神。讓學生主動求教,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培養創新素質。教師在引導學生學會質疑的同時,鼓勵學生看誰的想法新奇、有創新,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激發了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重視操作,探索發現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是讓他們有什麼新的發明創造,而是讓其獨立去思考、探索、發現,這種發現就是創新,就是創造。而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因而教師要重視實踐操作活動,真正放手讓學生操作,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讓新知在操作中探索發現,讓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通過學生的操作、探索,你會發現,學生也是一個創造者。

思維碰撞,誘發創新

   美國創造學的奠基人奧斯本認為,對一個成功的“頭腦風暴”(集體思維法)來說,小組合作技術比個人技術更重要,因為許多獨創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組交往中產生的,小組交往是最基本的因素,創造性人才通過相互交往而成為獨立的人。因此,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在形成方法、技能和操作步驟的關鍵處,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小組合作,能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這是引導創新的生動表現。討論合作中要創造一種友好、民主的氣氛,使學生在心理放鬆的情況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通力合作,完成一幅優秀作品,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4: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