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9-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4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4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立志為先
實賢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修行人有堅定的信願,足夠的願心,成佛作祖也不是難事。世間事業也一樣,具足信、願、行,就能有所成就。在此提出成就事業、志業的四項要件:
第一、有信心就有力量: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信心就是力量。」宗教家也深信信仰就是力量。任何人都應該對自己有信心,對朋友有信心,對國家、社會有信心。古來許多戰爭,本來弱勢的一方,常因有信心而轉敗為勝。如諸葛亮的「空城計」,就是因為扮作百姓掃地的八十軍士和諸葛亮身邊攜琴的小童,對他們的主帥有信心,才能不驚不慌地配合演練,而瞞過機警的司馬懿,終於轉危為安。
第二、有目標就會努力: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定個目標,比方說,我希望將來經商,我希望開工廠、教書、有一技之長、為人服務或作官;甚至,立志成為聖賢,成為偉大的人物。總是要有一個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方向確定之後,就會有動力,督促自己努力不懈的朝目標逐步邁進。
第三、有意志就能堅持:人要有意志,在艱困之際,才能鍥而不捨。司馬遷雖枉受「腐刑」之辱,卻仍咬緊牙根,埋首著書,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就是他有「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堅持,才能夠留下這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偉大巨著。
第四、有願力就會成功:〈勸發菩提心文〉也說:「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諸佛菩薩皆發大願救度眾生,如觀音菩薩以「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悲心,聞聲救苦;地藏菩薩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願力,拯救沉淪;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而成就殊勝的西方淨土。由此可知,堅固的願力,才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來源:星雲法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