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8-22
- 最後登錄
- 2014-9-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0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1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Roaming 於 2014-8-28 00:13 編輯
北宋時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有位姓鄭的道人,每日常常搖一銅鈴,化緣來的錢夠自己吃飯就行了,如有多的就分給窮人。人們都叫他“鄭搖鈴”。北宋徽宗宣和末年,他忽然離開汴梁,南下揚州。“宣和”是宋徽宗的第六個年號和最後一個年號,時間為西元1119至1125年。
到了揚州后,他依然搖鈴化緣,如同在汴梁時一般,晚上則借宿在旅店中。過了一段時間,鄭搖鈴忽然對旅店主人說:我即將去世,請您置辦一口薄棺,把我的遺體和隨身衣物放入其中火化。果然到了鄭搖鈴說的時間,他便去世了,店主按他吩咐的將遺體、遺物均放入棺中,抬棺出城找地方火化。抬棺出城時忽然聽到一陣銅鈴聲,和鄭搖鈴生前的銅鈴聲一模一樣。銅鈴聲由近及遠,初聽時好象在數十步之外,然後漸漸遠去,舉棺者也發現隨着銅鈴聲遠去,棺材越來越輕,最後輕的好象空棺一樣。到了火化的地方,開棺一看,裡面只有一根竹杖而已。大家明白鄭搖鈴是得道者,已用屍解的辦法成仙走了。
原文中的故事,到此就結束了。我在閱讀時,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鄭搖鈴為何在宣和末年突然離開汴梁?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宣和年間,金朝崛起於北方,日漸勢大,宋徽宗面對這種局面無力應對,在宣和七年(西元1125年)十二月退位。徽宗的兒子宋欽宗繼位,年號“靖康”。 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北宋滅亡,汴梁全城都遭了戰亂之劫。從宣和七年十二月至靖康二年,汴梁基本上處於被金兵威脅、包圍、繼而佔領的非正常狀態之中,城中居民無論貴賤都遭受了許多苦難。鄭搖鈴於宣和末年離開汴梁,真是非常及時的從一開始就避過了這場災難。
有人可能會想鄭搖鈴是得道之人,是有神通的,為何還要南下保平安。其實孔聖人說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古人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鄭搖鈴提前出城正是他預知未來有神通的證明。
(資料來源:《睽車志 卷二》)
作者:陸文 轉載自 正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