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16|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軍武大觀] 俄羅斯虎式突擊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0-12 02:51:0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5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4-10-12 11:36 編輯

原文轉自大陸地區

1997年,俄軍裝備部門著手研發一款近乎於美軍悍馬的輕型輪式反恐車,以便執行從遠東、西伯利亞平原至外高加索地區甚至廣袤的中東沙漠等地區,執行城市反恐和丘陵地區突擊等反恐作戰任務。此項新裝備的研發任務由GAZ(嘎斯)高爾基汽車廠承擔。經過幾輪研討,決定採用美軍悍馬的技術和部分子系統,然後進行本地化生產模式。經過2年的測試與調整,2000年10台虎式驗證車獲得了官方的支持,轉入外高加索集群進行實戰測試。在執行不下20次的高度一線作戰任務後,俄軍對虎式突擊車整體感覺良好,動力充沛,四驅系統工作可靠,防護能力均勻,改裝潛力充沛。2001年優先配發給內務部隊,隨後開始大規模換裝,分批次的替換UAZ-469系列軍車。至2014年大約4萬台虎式裝甲車成為俄軍制式裝備,不同的改型車充當警用車,特種攻擊車,反戰車發射車以及通信指揮車。



兩次車臣戰爭後,俄軍總結了經驗和教訓,迫切需要一款近乎於美軍悍馬的1.5噸級通用軍車,即可以執行反恐作戰又可以充當通勤平台。


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俄軍裝備的BTR系列裝甲車以及UAZ-469B系列輕型指揮車,遭到了來自叛軍RPG火箭以及12.7mm口徑機槍的圍攻損失慘重。BTR80輪式裝甲車當時是俄軍主力,但已不能夠成為反恐作戰的主力裝備。


上圖是虎式官方編號為GAZ-233014裝甲車四向圖,長寬高分別為:5700、2400、2500mm,軸距3300mm,離地間隙400mm,最大轉彎半徑8900mm。整車整備質量7200kg,有效載荷1500kg。虎式突擊車由高爾基汽車生產廠製造,在最先進入俄軍服役的是GAZ-2975基礎型(三門運兵版)。


這裡以虎式三門運兵型為例進行介紹。


在對美軍悍馬車型進行分析後,高爾基車廠認為,悍馬在尺寸以及成員佈局中有著明顯不足。較寬的車體,較矮車高,以及載員分佈等方面需要改進。最終虎式突擊車較悍馬車身姿態更緊湊。在裝備的3萬餘台虎式突擊車中,三門運兵型較五門指揮型數量更多。五門指揮型固定成員5人,而三門運兵型固定成員13人或12人(根據改型車技戰術要求不等)。


三門運兵型虎式突擊車在兩側開有正副駕駛車門,後尾門對向開啟(配有防彈觀察玻璃)後備胎外掛在右後尾門上。


虎式突擊車的前部照明燈具配置較為簡單。位於前部發動機格柵兩側,螺栓固定前照燈和轉向行車燈小總成。燈具面罩為聚光玻璃構成,可快速單獨更換。



位於前發動機罩兩側翼子板還設定了輔助轉向燈。便於後邊車輛觀察前車轉向警示。


虎式突擊車發動機罩前部加裝細密的防護格柵,前保險槓突出部分可以踩踏兩名特警便於完成一系列戰術動作。2000kg拉力的絞盤位於前保險槓中央,既可以車內又可以在車外手動操控。


多功能的前保險槓,不僅對防護車輛前部進行防撞保護,又形成了一個戰術平台。加裝了防滑層的前保險槓可有效提升雨雪天氣下防滑性。


在整體輪廓上高爾基車廠的虎式突擊車有著強烈美軍悍馬的痕跡,但是前發動機艙蓋開啟方式與悍馬截然不同,為正向由前向後開啟。


虎式突擊車整體輪廓與美軍悍馬有著不少於14處相似的借鑒,似乎再少2處就要構成侵權的罪名。虎式的發動機艙蓋採用圓弧過渡處理,將突出於腰線的發動機總成包含,起到部分空氣整流的作用。


虎式突擊車的前風窗,由兩片完全獨立的防彈玻璃構成,每扇玻璃都配置了一具雨刷器。綜合看來虎式突擊車的駕駛艙的視角與視場不如悍馬。


作為一款全路況高性能越野車,虎式突擊車全系標配了位於前風擋玻璃右側涉水喉。在不經過準備的前提下,虎式的涉水高度在1公尺左右。而經過發動機艙線束的防水處理後,虎式的涉水高度將會達到1.5公尺。


在虎式突擊車高速行駛中,冷空氣從前格柵吹入,將發動機的熱量通過發動機艙蓋的格柵帶走,可保證虎式突擊車時速在110公里每小時重載的工況下,發動機艙內熱平衡處於可控範圍內。


上圖是位於虎式發動機艙蓋右後部的散熱格柵特寫。


在虎式突擊車高速行駛中,冷空氣從前格柵吹入,將發動機的熱量通過發動機艙蓋的格柵帶走,可保證虎式突擊車時速在110公里每小時重載的工況下,發動機艙內熱平衡處於可控範圍內。


堅固、簡單、實用至上的外反光鏡,恐怕只有BJ2020系列才可以與之相比拼了吧。


虎式的正副駕駛員側車門,採用與車身相同材質,由裝甲版焊接而成。安裝有防彈玻璃以及射擊孔。從俄方公佈的數據來看,虎式突擊車的車身正面可以對12.7mm口徑穿甲彈,在200米內距離進行有效防護。車身兩側和車頂可以對7.62mm口徑AK47系列步槍的穿甲彈,在150米內進行有效防護。而全車風擋玻璃則可以對7.62mm口徑穿甲彈進行有效防護(通常防護距離被縮短至50米)。


虎式突擊車左前門內飾板,沒有碳纖維,沒有真皮內飾,更沒有木紋裝飾。一切都是從實用角度出發,硬質帶有防破損內襯的飾板,還可以在被槍彈和破片擊穿後,吸收部分能量保持碎片不會通過內飾板後分散襲擊乘員。


虎式突擊車的後尾門為對向開啟設定。由於車身高度較悍馬多出40公分,因此後貨箱內可以搭載更多的乘員,並可兼容更多類型和更大尺寸的武器基站。


上圖是虎式突擊車後尾門內飾板特寫,可以看到後尾門觀察窗可以由內向外開啟。寬大的車門內拉手,便於在應急狀態下快速關閉車門。


虎式後尾門先開啟左側,然後開啟右側,通常右側後尾門外掛後備胎。無論是五門指揮型,還是三門運兵型,全車鎖具和把手全部通用。


外掛的後備胎特寫,虎式突擊車標配了中央充放氣系統,輪胎為防爆耐用特殊設定即便被擊穿後仍能以50公里每小時行駛70公里。


虎式突擊車的後尾燈仍然採用單獨更換的理念,所有燈具螺栓固定。倒車燈、行車燈、轉向燈、後霧燈一個都不少。


原廠標配的後拖車鉤和與BJ212類似的鋼製凸圓防撞梁。與民用車不同,虎式突擊車全車極少使用塑料外觀件,最大化的將車身製造的更加堅固,當然7.2噸的整備質量也不是民用車所能比擬的。


虎式突擊車在外觀輪廓上模仿美軍悍馬,在內飾的風格和佈局上也與悍馬有著不少相似之處。虎式和悍馬都是發動機縱置安裝在前驅動橋後,因此虎式車內中控台被部分發動機和變速器以及分動器佔據。


上圖是虎式突擊車儀表總成的特寫。與全車燈具單獨設定的風格一樣,虎式的儀表也是採用單獨設定的架構。2隻大尺寸的儀表分別為左側的發動機轉速表(最大轉速4000轉,1500轉至2200轉為經濟轉速)和右側的車速表(表頭顯示最高車速為150公里/小時)。在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除了英軍和部分美軍裝備的車速表為英里顯示,大部分軍用車和民用車都是採用公制單位-公里/小時。從左向右,分別佈置了4個小儀表,左上為燃油表(有效容積80公升)、左下為水溫表、右上為機油壓力表、右下為電壓表。各故障指示燈為單獨設定。


俄軍虎式突擊車的組合儀表特寫。左右轉向燈(綠色)、近光燈(綠色)、發動機故障燈、手製動燈(紅色)、四驅狀態和電瓶故障燈(黃色)均為單獨顯示。從虎式突擊車的儀錶盤,根本看不到現代汽車高度電子集成的痕跡,完全是1980年代時期蘇聯裝備的風格。


虎式突擊車的中控台 ​​幾乎就是美軍悍馬的翻版。標配的冷暖風空調系統和山寨風格的出風口,看過以後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好了。在最儀表台最下端的功能按鈕區,最左側的是中央差速鎖開關。似乎這個按鈕決定了虎式的機動性與原型車不相上下。


位於儀表台左側的組合開關,控制著虎式輪胎中央充放氣系統。時速低於15公里/小時、30-60公里/小時、高於90公里/小時,對應調節3個不同級別的胎壓以便保持整車機動性。


從虎式副駕駛一側拍攝的車內儀表台特寫。全車4個主空調出風口可任意互換,側出風口固定在儀表台正前方與側面,可對前風擋和車門玻璃進行除霜。在中控台 ​​上鋪設了起保溫作用的防護層。


上圖是虎式的軍用版GAZ-2330改型車,增加了裝甲防護級別,更換全內飾防護板,設立營級通訊終端。從上圖可以看到,內飾已經更換,副駕駛一側儀表台安裝了通訊系統控制面板,在中控台上也安裝了通訊保密機。


粗糙的門內飾板,密封不均的橡膠條,不注重細節的打磨,但簡單可靠,這就是蘇聯製造的典型風格。


粗糙的不能再粗糙的車身焊接,鈑金接縫有時候能伸進一個手指,但是這些都不能否認虎式突擊車的優良防護性。


採用三門運兵型的GAZ-2330通訊車標配2+3人,包含正副駕駛員以及指揮小組。由於擁有1.5噸的載荷,使得虎式突擊車迅速成為俄軍基層通訊車的新貴。


虎式突擊車早期搭載美國康明斯動力和傳動系統,並使用了4前速自動變速器。在隨後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後,採用高爾基車廠自產動力總成,其傳統系統也更換為6前速手動變速器,節油性得到了提升。


虎式突擊車警用三門運兵型內飾特寫,正副駕駛員座椅可互換,後貨箱乘員座椅均可互換並標配了兩點式安全帶。被軟性材質包裹的內飾,起到降低乘員磕碰導致戰鬥減員的機率。


虎式突擊車後貨箱側圍設有2扇觀察窗,且均加裝了防彈玻璃並可從車內向外開啟。


作為一款基於1980年代設計理念和適應冷戰環境的通用載具,悍馬在1996年之前的各場衝突中的表現還算合格。但在2000年後,非對稱戰以及反恐戰中的作為大大降低了。這是因為悍馬的車身結構不能滿足對路邊炸彈,都市反恐清剿據點等小規模特種戰鬥的防護要求。同樣與悍馬在車身設計上有極大的相似之處的虎式突擊車,在基型車列裝至俄軍作戰單位後,隨即對後續車型以及改型車的防護能力進行提升。後期的軍用型虎式突擊車由之前標配5mm均質軋鋼裝甲板,換裝為7mm經熱處理的裝甲板,而內襯層也使用了近乎於凱夫拉式防崩落系統。


從目前獲得資料來看,高爾基車廠生產的虎式突擊車,一共搭載過4款動力總成,除前文提到的康明斯B180、B214、GAZ562三款動力總成外,還有一款來自康明斯B205柴油機。採用B180柴油機是作為悍馬原型車配套技術一攬子引進的,油耗高動力儲備勉強夠用,讓一線部隊並不滿意。為此在引進了B214柴機油後,雖然動力上去了,可燃油消耗仍然讓俄軍不爽,而與之配套的4前速自動變速器似乎並不適合“毛熊”們粗狂的駕駛風格,變速器不跳檔,溫度過熱等故障頻發。


不可否認,採用高爾基自行生產的發動機,雖然可以匹配手動變速器,但是在整體裝備水平和勤務性上不如康明斯系列動力。作為最終裝備單位的俄軍內務部,對國產化率更高的虎式突擊車並不買賬。曾經出現過在車臣首都附近因為國產動力出現啟動困難而貽誤戰機。


上圖是採用康明斯GAZ562動力總成,2012年生產的虎式突擊車發動機艙特寫。
在經過廠家的改進和決策者的權衡後,虎式突擊車,採用B204動力與手動變速器混搭的方案。而採用GAZ562動力的車型,在修改進氣歧管和燃油噴射控製程序後繼續為俄軍服務


上圖是採用B180動​​力總成的虎式突擊車發動機艙涉水喉固定端特寫。


虎式突擊車採用前置動力四輪驅動的設定,前發動機艙外殼採用一體化帶裝甲防護的車身結構。前格柵與側梁採用焊接總成形式安裝到前縱樑與側圍上。前格柵採用雙層帶防護內板結構,可對散熱器進行二次保護。


上圖是待總裝的前部焊接焊接總成


前格柵和側梁焊接在一起,不僅可以提高防護能力,更重要的是便於動力總成從車身整體吊裝。如上圖所示,在拆除前發動機艙蓋和前部焊接總成後,動力系統則完全暴露出來。如果有必要,可將發動機(包括散熱器冷凝器)以及變速器整體吊裝進行更換或維修。


採用7mm防彈鋼板的虎式突擊車在生產線上進行總裝,其前後懸架都已經安裝完畢。虎式突擊車採用的是非承載式車身,即車身與大樑兩個單獨架構。動力總成和懸架固定在大樑上,車身也裝配在大樑上。雖然整車重量提高了很多,但是從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提升了更多。


雖然在車身架構與外觀內飾或多或少都與悍馬有著直接關聯,但是虎式突擊車的懸架完全繼承了蘇聯輪式載具的技術特徵與風格。


上圖是虎式突擊車前懸架特寫。如果說悍馬采用的近乎於奔馳烏尼莫克的門式橋的驅動技術,那麼虎式突擊車的懸架技術則是來源於BTR-80(608)裝甲車。雖然都是門式橋的技術,但蘇聯由於技術細節和傳動效率上還是遜色於西方,“虎式”突擊車的轉向節與內部核心翻轉軸承的壽命以及損耗都不如悍馬。


上圖是悍馬的動力、傳動系統簡圖。可以看到在每個驅動半軸靠近差速器處都有一個制動盤,這種軸間制動配置,簡化了轉向節處的構造。便於安裝門式驅動橋。


上圖是虎式突擊車的動力和傳動總成結構簡圖。雖然虎式突擊車也採用近乎悍馬的結構,但是在傳動系統上堅持採用BTR80系列輪式載具的技術,甚至雙A臂以及輪轂和門式橋等備件都可以互換通用。這樣就簡化了蘇聯後勤供應的壓力,還便於快速上手


虎式突擊車的前懸架採用雙A臂結構和扭杆彈簧與雙減震器的獨立懸架。後懸架也是雙A臂結構,但是減震器只有一具。虎式的製動系統並沒有採用悍馬的盤式製動系統,繼續使用集成在轉向節的帶有ABS的鼓式制動器。不得不承認這種落後的製動解決方案還是相當可靠的。


無論是基礎型還是後期改進的版本,虎式突擊車的地盤全部加裝了防彈鋼板。遺憾的是並沒有對懸架和傳動系統進行額外的保護,車廂也是採用傳統的箱型結構,而不是帶有V型防雷洩壓功能。


2008年,大陸當局引進了100台虎式突擊車。此時裝備了虎式突擊車的俄內務部門以及特警已經與車臣叛軍,中亞分裂勢力戰鬥了近10年。在這期間,虎式的表現優異,受到了俄軍的認同。其訂單產量從最初的2000台追加到20000台。雖然此時大陸地區共軍裝備了山寨悍馬陸產化的猛士,但是產量不足以及水土不服的現象偶發出現。為了奧運安保需要,從俄羅斯進口100台整車,隨即在北平房山區燕京特種車廠進行散架組裝。




從上圖可以看到,大陸山寨虎式生產的燕京衛士後尾燈加裝了防護格柵。


上圖是位於房山區燕京特種車總裝廠內,利用俄羅斯提供的散件進行山寨組裝的燕京衛士反恐車特寫。燕京特種車廠是成立於1950年代,其業務主要山寨製造,改裝大陸地區共軍特種車輛。


俄軍虎式防護測試圖:虎式突擊車駕駛員側風擋玻璃被AK74(5.45mm口徑)自動步槍擊中2發後,仍能保持玻璃完好不破碎飛濺。因此駕駛員可繼續操控車輛。


虎式的駕駛員側車門玻璃同樣受到自動火器攻擊,但並沒有被擊穿仍能保持駕駛員安全


乘員艙的側圍玻璃未被擊穿


車身裝甲版被流彈飛濺後留下的痕跡,漆面破損裝甲板完好。


駕駛艙內出現了燃燒跡象,位於駕駛員座椅靠背的自動滅火裝置啟動並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遭受手榴彈攻擊產生的衝擊波後,虎式突擊車的副駕駛座椅支架變形並脫離地板。


在車臣,虎式突擊車一般兩車或三車編隊執勤,而車內的戰鬥小組均裝備了小口徑突擊步槍,狙擊槍以及通信設施。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獲得來自MI-24攻擊直升機的空中火力支援,而虎式突擊車自帶的12.7mm口徑的機槍也可以完成火力壓制的任務。


上圖是喬治亞入侵南奧塞提亞事件。虎式突擊車2車組編隊,利用車頂武器基站提供火力壓制,快速通過喬治亞控制的街區。


面對喬治亞裝備的5.56mm口徑M4自動步槍的攻擊,虎式突擊車為乘員提供有效地保護。


在2010年後,俄軍裝備的虎式突擊車,在裝甲防護級別又進行了一次進化,武器戰雖然並沒有態度變化,但加裝了主動防禦系統提升了車輛對面重型反裝甲武器的生存機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4-10-14 03:29:06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民間公司不是有做捷式裝甲車??沒下文了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4-10-13 17:26:51 |只看該作者
不錯歐
值得我國參考
畢竟悍馬車也服役了超過20年了
也該漸漸汰換了

點評

gny001002  我們有的新吉普車但我車燈角度不對有問題??不買!  發表於 2014-10-14 03:27:40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4-10-12 10:27:00 |只看該作者
大大的介紹真的是太詳細了,真是長了見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10-12 03:49:18 |只看該作者
謝謝好友,  介紹的非常的詳細,..............

雲豹用於憲兵,  野戰部隊應該會很喜歡,  只是油箱只有80公升,  似乎小了點!.........
活著,  只是為了讓母親安心,  未嘗不是件快樂的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03: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