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26
- 最後登錄
- 2016-9-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18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cmy5436 發表於 2015-1-30 15:43
看不懂你在寫什麼,請你先把中文錯字校正一下吧,唉!單單只會在數量數據上做計算,你跟甲午戰爭時代只強 ...
看不懂?!
這麼淺顯的中文語詞都看不懂?!
代表
1.你軍事專業知識內涵與努力學習度不足
或者
2.認知心理上產生嚴重衝突,導致心理防衛機轉運作的否認機制
(一般說法叫做無法接受事實的崩潰心態)
為了掩飾脆弱的心靈
又要扯到120年以前的甲午戰爭?!
去查一下相關深度歷史研究資料吧!!
甲午戰爭的時候
大清帝國無論在
國力(GDP)
軍隊數字
海軍艦艇數量與總排水量噸位
海軍軍艦巨砲門數與口徑威力(白花花銀子從英德進口的世界最高等級戰艦高級貨)
..............................
都遠勝大日本帝國數倍
六十幾萬的防守方地裡優勢的大清帝國北洋水師為主的軍隊
對上軍備數量落後而且又是攻擊方地裡劣勢的大日本帝國二十幾萬大軍
結果
大日本帝國軍死亡總數(大多因遠征,水土不服病死)
還超過比大清帝國軍陣亡人數
清軍依然投降認輸了!!
為什麼??
會認輸投降的原因
主要不是軍事上的主要戰艦被擊沉或被捕獲
甚至顢頇的慈禧太后圓明園浪費與清光緒帝的朝政無能貪污腐敗也不是最主要主因
而國內族群內鬥政治因素
滿人建立的大清帝國
承受不起清日兩國全面戰爭
因為若清日全面戰爭
日本肯定失敗(遠征軍後援運補不濟的先天致命缺陷)
但是漢人勢力則會趁機奪下軍權與皇權(改朝易幟)
所以寧願投降割地賠款
也不願意戰勝後的清帝國皇權易主
當時日本漢文學軍事研究人員
深入大清帝國了解滿漢之間的深沉矛盾
即使軍事力能量評估
日本是遠落後於大清
但只要善用滿漢矛盾
日本定能以弱擊強,反敗為勝
最後果然
在為保全大清帝國愛新覺羅皇權延續的最重要前提下
大清帝國選擇在陣亡不足12000人的情況下
向大日本帝國投降認輸
輕易的割讓大片土地與巨額賠款
連和本次為了爭朝鮮半島利益無關的台灣也無辜賠上
後來台灣被遺棄後
為求尊嚴
自身抗日死亡人數甚至高達30幾萬~65萬人以上(個別參考文獻差異)
為甲午戰爭大清帝國陣亡人數的30~50倍以上
而當時台灣人口約只有280萬人
而大清帝國約4萬萬人
台灣人的抗日犧牲比
是大清帝國的約4000倍~8000倍
台灣,瘴癘之地,化外之民,捨之不足為惜
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
....................
什麼藉口理由都用上了
都比不上三個字精髓
也就是貫穿數千年中國歷史最具代表意義的三個字
" 爭皇帝 "
包含現在中國大陸淪陷區的PR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