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3|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修佛之人與普通人做夢的區別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2-4 11:45:3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在睡眠中做夢,人人都有感受。多數人說不出其所以然。現代生理學認為人類大腦皮層細胞在睡眠時還沒有休息,引起做夢,也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深一步研究並非如此簡單,其中微妙,先賢大德早已有所開示。
倓虛法師在《影塵回憶錄》中提到,夢是人的業識所現,也有鬼神所托,也有佛菩薩所示。按十法界來說,除佛界外,九法界眾生都在夢中。有人天之夢、餓鬼之夢、地獄夢、畜牲夢、三乘夢,凡未證究竟妙覺者都在夢中。一般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指意識所現,但深一層的業識所現呢?

在《地藏經》中多處提到夢,比如,婆羅門女念佛號經一日一夜,夢中神游業海與無毒鬼王對話,查問亡母神識何處。無毒鬼王告知:“悅帝利罪女生天已來,經今三日,雲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問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如來塔像前立弘誓願……。經文中婆羅門女,憶亡母之夢境,實是念佛功德之力,布施供養三寶之感應,使佛力加被,神游業海,這是佛菩薩所示之夢(《地藏經》第一品)。

在《地藏經》第四品中,光目女為亡母逝世紀念日,設食供養羅漢,資福救拔,求羅漢禅定力觀察,得知其亡母神魂墮惡趣,受極大苦,光目女受羅漢指點,塑畫佛像,至心念佛,以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這裡也是至心念佛,供養三寶,孝心感動上界,夢見佛金色之身,並受開示指點。光目亡母在世殺生食肉所招苦果,重罪受報,來生下賤短命(婢女之子,年壽僅十三歲)。此也是佛力加被指點之夢。

在《地藏經》第六品中,世尊與普廣菩薩對話。世尊說:“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游險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這是凡夫業障之病,病中所夢是“鬼神所托”。經文曰:“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定則沒有睡去,是以戒定慧之力定中觀照:“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上文中提到光目女請羅漢為人定觀,見到亡母處惡趣真相,這不是凡夫可思議。
眾生業識之夢,夢中不能作主,或稱顛倒夢想,而禅定以清淨心態,了了分明,自作得主。凡夫地眾生,由於業障遮止,處在五欲煩惱網中,開眼、閉眼都在夢中。由身口意三業惡因之所招感,積累到一定程度,夜間惡夢現前。工作精神不振,“求者乖願,疾病、家宅不安”,接踵而來,苦惱無量。在《地藏經》第七品中,地藏菩薩問世尊說:“我見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在第十三品中世尊對地藏說:“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諸佛菩薩早巳告誡我們生在閻浮提的眾生,“習惡者多,志性無定”,即使能發善心,不久即退步。倘若遇上宿世惡業因緣,心裡念念增長什麼?增長的是貪嗔癡,會干出殺盜淫妄的罪業來。夢名不吉祥,僅是告誡先兆,若不反思忏悔,改過遷善,不久果報現前,後悔莫及。要想杜絕惡夢,夜夢安樂,必須要持戒修福,布施供養,《地藏經》中有詳細說明。

在學佛路上已有幾年實踐者,從三皈依,受五戒,八關齋戒,進一步求菩薩戒。在每一步進程道上,可能都有護法菩薩開示指點之夢境,開示指點的夢境,不是直接說明白,而是讓你自己在神游歷境中去考驗體悟是非曲直。這種考驗體悟之夢境不止一次、二次,但你還未覺悟,有第三次。古大德雲:“菩薩妙行,全在歷境驗心,煩惱空處,不用別求般若。”修持路上的“歷境驗心”,不論功夫(功德)如何,都有一定的隱態“夢境”和顯態現實生活實踐。考驗心地清淨程度如何?修學行人,無論念佛參禅,都應時常作觀照思考。夢境中的順逆考驗,無實無虛。現實生活中的五欲六塵,就是真刀真槍。故此“禅刊”提出一句話:“要念念照斷貪嗔癡,秒秒踐行戒定慧。”不怕過錯,只怕覺遲。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明代高僧憨山大師,將自己一生修行實踐心得,著成一部書。名為《憨山老人夢游集》。為何稱“夢游集”?他說:為隨順顛倒夢想眾生,故與眾生同游夢中而作佛事。所謂度脫夢裡眾生,成就夢裡佛果,夢游集之義乃如是也。

宣化大和尚雲:“人生一場夢,人死夢一場。夢中身榮貴,夢醒在窮鄉。朝朝在作夢,不覺夢黃粱。夢中若不覺,枉作夢一場。”

同修善信,你在睡夢中醒來時,面對現實生活有過平心暗想否?




文章來自網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2-4 16:57:51 |只看該作者
百年一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就像一場大夢。謝謝大大的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06: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