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洋繡球花-施華堂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2-5 00:52:5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洋繡球花 施華堂


施華堂
洋繡球花
膠彩
膠彩、宣紙
73 × 92cm
1992

作 品 賞 析 
  作者從呂佛庭學習水墨畫,對工筆花烏、人物及山水都有深入的研究,又於林之助處研學習寫生和顏色的調配,奠定其在藝術上良好的基礎。將水墨畫的韻致注入膠彩畫的意境,亦將膠彩畫的的厚重感加到水墨畫的宣紙上,採取西洋畫的單一視點取景,構圖呈現簡潔大方,又在簡單之中表現設色層次的多變,與細緻沈著的筆觸,予人清新渾厚之感。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四四年上日本小學,其繪畫與書法作品,經常發表於校內,一九四八年台灣光復後,進入台中師範附小就讀,一九五三年進省立台中師範學校,拜國畫大師呂佛庭為師,學習水墨畫與書法,紮下筆墨根基與創作理念。學生時期即連續於全省學生美展和台灣中部美展中,屢獲大獎而備受矚目。一九五五年拜林之助學習膠彩,研習寫生和敷彩過程、以及顏料調配等色彩學,同年,參加教育廳主辦之中韓文化交流展於漢城,另獲台灣中部美展國畫特選第一名。一九五六年台中師範畢業,任教台中市國小,努力創作不懈,獲獎連連。一九七七年更因推行社會教育工作成績優良,而獲頒教育廳獎。歷屆的全省美展及台陽美展,施華堂均為得獎常客,使其後成為永久免審作家。施華堂的膠彩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早期作品多遭回祿燒毀,只能從收藏者僅存的幾幅畫中,得窺當時風貌之一二。如一九五四年之「碧山春水」有中國山水工筆之境,亦有日本浮世繪之趣。一九五六年之「下山虎」氣勢威猛,一九五八年之「雄雞何不鳴」勾繪細膩,表現禽類的鶼鰈情深。山水可說是施華堂的主要創作題材,對山的描繪有:「高山煙嵐」、「高原清夏」、「寒林山色」、「夏山煙嵐」、「奇萊山脈」、「喜馬拉雅山」、「黃山松煙」等,表現了群山排列、縱橫交錯與山嵐藹藹、雲煙渺渺的氣勢。對水的描繪有:「輝映」冷凝清冽,「明潭幽靜」水平如鏡,「驚濤裂岸」湧浪如花,「隱潭之瀑」水勢壯闊。山與水在其筆下,好似交相彈奏出諧和的自然樂音。施華堂不但積極整合膠彩畫和傳統文人水墨畫之特色,並在四十多年的膠彩創作裡,體悟到許多個人心得,他利用墨來勾勒,再利用墨分五彩的特性來分陰陽面,可比美西洋畫的素描。墨再加一點顏色,多加些水分渲染,就如西洋的水彩畫。若強調墨的線條皴法,而顏色層次少點、淡點,變成了傳統國畫。用墨勾勒打底,上面層層敷彩或渲染到渾厚華滋,施以重彩,便如西洋油畫了。能夠把膠彩畫發揮的淋漓盡致,又能開啟膠彩畫的新路,是當代膠彩畫家們的課題。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04: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