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2570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23110
- 相冊
- 10
- 日誌
- 31
    
狀態︰
離線
|
王時敏(1592-1680),江蘇省太倉人。
字遜之, 號煙客、西廬老人, 晚號西田主人、歸村老農。
祖王錫爵萬曆時官至相國, 父王衡為翰林編修。
錫爵喜與名士結交, 曾邀請董其昌(1555-1636)、陳繼儒(1558-1639)至支硎山與王衡一起讀書,
時敏也濡染文風, 研習書畫, 從小奠下良好基礎。
萬曆四十二年(1614)時敏入京拜官, 以蔭為尚寶丞, 累官太常寺少卿, 故人尊稱之「王奉常」。
四十九歲出使閩南, 因過度勞碌辛苦, 至南京發瘧病倒,
因而辭官隱居於太倉郊外之西田(原為明代皇家祿賜給時敏祖父王錫爵之地),
此段時期優游於筆墨之中, 作詞、書畫創作了大量的作品。
時敏家中本富名跡收藏, 酷愛搜羅鑒別古書畫, 天啟四年(1624)升尚寶卿,
長年寓居京城, 曾借觀鄰舍程季白所藏王維「江山雪霽圖」,
大約崇禎五年(1632) 董其昌收藏王維「雪溪圖」亦歸其所有。
「四王」每作畫輒題仿某家筆法, 概想與其神合, 得其生趣。
此圖係依其所見及自家收藏名蹟, 再自由運用宋、元各家的構圖、筆墨、設色方法,
來重建唐人王維古雅清秀的氣韻。
「倣王維江山雪霽圖」作於戊申(1668)畫家時年七十七歲。
圖上山岩有著傾斜的走向, 構成奇特宏偉的山形, 充滿動勢。
全畫多勾染少皴紋, 畫樹以細筆勾勒, 設色以石綠、赭石、白粉為主,
正是畫雪景之古法表現。此幅畫筆墨清潤, 設色皴擦秀雅, 有追法唐代青綠沒骨山水畫的抒情特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