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390|回覆: 2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衛星自主大跨步 福衛五號明年Q1將升空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5-13 08:00:5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9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5-5-13 16:53 編輯

衛星自主大跨步 福衛五號明年Q1將升空

預計明年第一季發射升空的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福衛五號),現正進行最後階段的系統測試工作,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對外公布100%由國人自主研製完成的光學遙酬載測,未來將在720公里的高空上對地表拍照,提供地表解析度2公尺的黑白影像,等於在720公里高空,可看到地表2公尺大小的東西。

國研院院長羅清華說,福衛五號是第一顆自主發展的光學遙測衛星,百分之百是國人自製,也是全球首次把CMOS感測器送上太空,今天公布的光學遙測酬載,從設計到完成歷時5年,目前正進行最後階段的系統測試工作,預計今年底完成所有衛星測試作業,隨即啟程運往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預計明年第一季發射升空,接替福衛二號的衛星任務。

國研院指出,福衛五號的光學酬載主要由「遙測取像儀」、「聚焦面組合件」、「電子單元」等三個次系統組成,遙測取像儀是一顆大型太空級望遠鏡頭,使用的光學架構為折反射式的卡賽格林式望遠鏡,其中最大的主鏡片直徑達45公分,是國內所製造最大型的非球面鏡片。

此外,國研院表示,「聚焦面組合件」的核心為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由國研院與微像科技合作研發,長、寬分別為12公分、2.4公分公分,含有5條長達12公分的線型感測器列,是全球第一顆應用於太空對地遙測的線型CMOS影像感測器,該技術未來將是遙測的主流。

國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說,衛星科技是各國管制,過去5年來最大挑戰,就是技術的門檻,經歷重重難關與技術瓶頸,才完成光學鏡片的製造與驗證,而在解析度部分,福衛五號的黑白解析度2公尺和福衛二號一樣,但是彩色解析度為4公尺,比福衛二號好上一倍,未來福衛五號將與福衛二號共同提供更好的遙測影像。



蘋果日報    104.05.12
----------------------------------------------------------------------------------------------------
福衛五號



重量: 555 公斤左右(含酬載及燃料)
形狀尺寸:八角柱形,高 2.8公尺,外徑約 1.6公尺
軌道:高度 720 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取像重複性:每兩日再訪1次
繞行地球南北向走,一週時間:約 99分鐘
光學遙測酬載:包含光學照像儀、CMOS影像感測器及相關電子元件
遙測對地解析度:黑白影像 2 公尺,彩色影像 4 公尺
影像拍攝刈幅 ≧24km ;側視角範圍 ±45°
任務壽命:5年


▼ 福二衛星影像(左) 與 福衛五號衛星模擬升空後對地拍攝影像(右)






▼ 福衛五號衛星計畫系統架構







福衛一號:海洋水色研究及通訊實驗。 民國88年1月27日~民國93年6月17日
福衛二號:全球陸地及海域遙測。 民國93年5月21日~
福衛三號:觀測全球大氣層及電離層。 民國95年4月15日~
福衛四號:計畫終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1
發表於 2015-5-27 01:10: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5-5-27 01:15 編輯

http://pansci.tw/archives/79898
這裡有各平面媒體都沒有的報導
對衛星有興趣的能看看

題外話~泛科學以前我就在追蹤訂閱了
覺得獨立客觀且作者們皆具有專業高度
保證不是國內記者冒充XD
美國武器:一拖二擋三不賣,尚有四換五拖六升級,怒了七八九回,十分無­奈

法國裝備:十賣九貴,被婊八萬七千六百五十四次,外加三給二送機密給中國,一等機­掰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0
發表於 2015-5-22 07:30:19 |只看該作者
潛望鏡不是只用在接近海面的時候嗎?


----------------------------------------------------------------------------------------------------
老骨頭新精神 70歲潛艦大公開


控隆!控隆!控隆!控隆!控隆…
前機艙的柴油主機開動,轉速逐漸加快,鏗鏗鏘鏘的撞擊聲響,我們得靠嘶吼才勉強聽到彼此;諾曼第登陸七十周年前夕,這艘同齡的二戰潛艦首度在鏡頭前展示運作實況,潛艦官兵模擬下潛與損害管制操演,內部九大艙間公諸於世。

這是海軍首次全面開放茄比級(GUPPY II)海豹潛艦,聯合晚報記者獨家走入海豹,探詢這艘70歲老骨頭的新精神,同時也為海豹艦能否發射魚雷的歷史公案解密。

操雷沒問題
能發射自製的萬象沉雷

美軍當年將海豹艦移交我國前,解除艦上10具魚雷管發射線導魚雷功能,但我自行恢復其中兩具性能;保有發射操雷的訓練能量,也能透過魚雷管氣射,使用我自製萬象沉雷,到敵人港口放置水雷。

海豹艦仍列海軍作戰艦艇,負責南、北海域早期預警、監偵與情報傳遞任務;老驥伏櫪,至今能維持實施六項海軍甲種操演項目,配合特戰滲透訓練,在沿海運送特戰人員,模擬滲透敵軍海岸,海豹艦仍列海軍作戰艦艇。

潛航深度差
只有18公尺潛望鏡深度

不過,海豹艦性能老舊是不爭事實,目前潛航只能維持56呎、約18公尺潛望鏡深度;海軍操演時,茄比級艦因為偵獲容易,演習分數不高,參演的水面艦都不願找它當假想敵;海軍明年起透過更換後段壓力殼,希望為海豹艦找回約100公尺的潛航深度,讓它再度成為「海鯊紅軍」。

海豹艦鮮少曝光的前、後魚雷艙與指揮塔等9大艙間,首度在鏡頭前全公開;黃銅質魚雷管糾結著複雜管線,與艙壁上繁複的尺度表,保養狀況完好。海軍說,10具魚雷管只能發射二戰時代的直航魚雷,但經我方自行研改,將前艙6具魚雷管其中兩具,提升為發射線導操雷的功能。

定期模擬戰
配合特戰海岸滲透訓練

海軍說,我方沒有適合海豹潛艦發射的戰雷,過去主要作為官兵發射練習用操雷。在我國服役期間,我方研發出以魚雷管搭配中科院的萬象沉雷,潛航至敵人港口施放水雷,未來重建壓力殼若能找回潛深,也能恢復這項戰力。

海豹潛艦目前以進出港導航、人員落水、緊急下潛、上浮、水面接敵、泛水與失水損害管制與潛望鏡偵照等訓練為主;定期配合特戰部隊,實施海岸滲透訓練,載運特戰官兵到外海,利用前逃生艙以乾放或濕放模式,模擬滲透敵人海岸。


聯合電子報      2014.06.07
----------------------------------------------------------------------------------------------------

還是記者把單位記錯了,其實是18呎(約=6公尺)

點評

kds129  查了一下文獻,常規潛艇幾乎都10米內,核子潛艇是的確能20米左右@@  發表於 2015-5-22 11:07:53

Rank: 4

狀態︰ 離線
19
發表於 2015-5-20 20:26:35 |只看該作者
xhiou 發表於 2015-5-19 18:55  
海軍術語是『水密』
我常不定時巡大軸艙因為外面是俥葉,常滲入海水

你是指艙底水嗎?
我想每艘船都會有艙底水!
船上會定時開起海水幫浦,可以沖廁.抽出艙底水,大船放尿!
不過現在環保意思抬頭,排放出污油就不好了!

Rank: 2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15-5-19 22:04:41 |只看該作者
kds129 發表於 2015-5-18 19:22  
那個問題很大
穿透艦殼結構那邊勢必會有一個洞
當潛艇深潛時所有的應力會集中在那,想當然出意外時會從應 ...

有個問題想請問
深潛的時候用不到潛望吧
潛望鏡不是只用在接近海面的時候嗎?

點評

kds129  是阿~記得沒錯最多水下6米吧  發表於 2015-5-19 22:12:14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15-5-19 21:25:54 |只看該作者
xhiou 發表於 2015-5-19 18:51  
即便是造出要穿雨衣的潛艦還是值得肯定
不要肖想一布登天
穩扎穩打累積經驗與技術 ...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是支持先翻新GUPPY的.......畢竟從特戰潛艇直接跳中型潛艦跳得有些大
結果...哀~
只希望選擇踏這一大步是踏的扎實些
美國武器:一拖二擋三不賣,尚有四換五拖六升級,怒了七八九回,十分無­奈

法國裝備:十賣九貴,被婊八萬七千六百五十四次,外加三給二送機密給中國,一等機­掰

Rank: 4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5-5-19 18:55:33 |只看該作者
xhiou 發表於 2015-5-16 16:13  
還是要靠美國!
國內計既然有光學生技術,那是否有能力發展潛望鏡/??

海軍術語是『水密』
我常不定時巡大軸艙因為外面是俥葉,常滲入海水

點評

n8548503  滲入海水? 請問如何處理?  發表於 2015-5-20 11:20:59

Rank: 4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5-5-19 18:51:48 |只看該作者
kds129 發表於 2015-5-18 19:22  
那個問題很大
穿透艦殼結構那邊勢必會有一個洞
當潛艇深潛時所有的應力會集中在那,想當然出意外時會從應 ...

即便是造出要穿雨衣的潛艦還是值得肯定
不要肖想一布登天
穩扎穩打累積經驗與技術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5-5-18 19:22:37 |只看該作者
xhiou 發表於 2015-5-18 19:09  
我也一直納悶!想知道潛望鏡是如何穿透艦殼?
獵殺U571片中艦長升起潛望鏡還要穿雨衣!
加油!中科院 ...

那個問題很大
穿透艦殼結構那邊勢必會有一個洞
當潛艇深潛時所有的應力會集中在那,想當然出意外時會從應力集中點先破壞
所以先進的潛艇都是將潛望鏡省略不然就是運用光纖線傳技術,這樣洞能做小

點評

n8548503  潛艦問題超大,傳動軸、魚雷發射管也是。維吉尼亞級還是有潛望鏡,只是用紅外鏡潛望鏡,重點是台灣自製潛艦升降潛望鏡一定要穿雨衣(U-571)  發表於 2015-5-19 07:47:36
美國武器:一拖二擋三不賣,尚有四換五拖六升級,怒了七八九回,十分無­奈

法國裝備:十賣九貴,被婊八萬七千六百五十四次,外加三給二送機密給中國,一等機­掰

Rank: 4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5-5-18 19:09:28 |只看該作者
xhiou 發表於 2015-5-16 16:13  
還是要靠美國!
國內計既然有光學生技術,那是否有能力發展潛望鏡/??

我也一直納悶!想知道潛望鏡是如何穿透艦殼?
獵殺U571片中艦長升起潛望鏡還要穿雨衣!
加油!中科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26 23:2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