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0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人層迴圈no.18 陳永賢
陳永賢
人層迴圈no.18
綜合媒材
數位處理、相紙輸出、無酸性耐久裱褙處理
78.5× 119cm× 2
2009
作 品 賞 析
陳永賢於2008年開始創作「人層迴圈」系列。「迴圈」一名,是從電腦程式中「Loop」所延伸,原意為「封閉式循環」。由此意義衍繹,日常生活中充斥不斷變動的、人為的、表情的、肢體的、動作的各個瞬間,透過錄像及攝影的介入,以隨機、重組、前進及倒序的方式呈現無意識不斷重複的身體語言,形塑出自我身體的「迴圈」。《人層迴圈no.18》,即是以數位處理的方式,將少女漂浮於水面之情境,相同的姿態神情,分別以光裸及穿飾呈現,促使觀者眼光不斷來回於兩者之間,思索影像與身體、凝視與他者、影像與時間。(撰文/高愷珮)
藝 術 家 小 傳
1965年出生於台灣。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學士,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研究所碩士,2004年取得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與傳播博士學位。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助理教授。1982年在台首次個展,而後於國內外舉辦多次個展,2002年榮獲英國貝克獎(錄像藝術)。農村成長的背景與海外留學經驗的交雜,使他在創作中體現對人的深刻關懷,早期學水墨畫與版畫,退伍後向陳世明老師、釋惠敏法師學習打禪,從中領悟人生,這段經驗影響著他之後的創作,他的作品與宗教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陳永賢認為應自我覺察後在進行創作。赴歐後在老師David Mabb的影響下對行為藝術產生興趣,進而開始一系列以自己身體為經的錄像創作。他作品中蘊含著豐厚的東方哲理,取經自中國的宗教經典,如: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陳永賢持續地進行創作、教學與策展,積極地策劃錄像藝術或宗教方面的當代藝術展覽。作品獲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倫敦ICA當代藝術中心、哥本哈根Art Project Space Peblinc等機構蒐藏。(撰文/侯昱寬)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