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山嶽仙跡探微:龍虎山--仙靈都會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6 14:31:4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位於江西省貴溪縣西南部的龍虎山,綿延數十里,山上有二十四巖、九十九峰、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具有江南獨特的山靈水秀之韻味。其原名為雲錦山,據說是因為山上有一高達百丈、寬約一華裡的石壁,形似五彩的雲錦,故名。至於為何改稱龍虎山,流傳下來的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根據山形得名。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十一云:「龍虎山在貴溪縣南八十里,兩峰對峙,狀若龍虎。」傳說曾有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故山的形狀象龍盤,似虎踞,龍虎盤踞,互不相讓,故稱「龍虎山」。另一種說法與東漢時期的道士張陵在此修行有關。傳說當時張陵與弟子乘船沿鄱陽湖逆水而上,經過龍虎山時,在神仙差遣的兩隻仙鶴的引導下,進入該山開始煉丹修道。當仙丹煉成時,龍虎現身,因此「雲錦山」改稱「龍虎山」。此一說法可見清代婁近垣所著《龍虎山志》卷二。

《龍虎山志·藝文》載:「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代之慕擬歆艷者,或美之於詩文,垂之金石,傳遞一千餘載。」可見,龍虎山是仙山,有著諸多的仙跡,是渴望求仙得道之人的修煉佳所。據說該山由仙人張巨君掌管。

史料載,張陵在龍虎山修行一段時間後,向西進入四川,先後在鶴鳴山和青城山修煉並傳道,創立了「天師道」。傳說張陵之後的第四代天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永嘉(307~312)間回到龍虎山,從此天師一派永居於此並發展壯大,但這種說法還無法從史料中得到佐證。不過《龍虎山志》卷二《上清宮》條稱:上清宮原為「第四代天師自漢中歸龍虎山(所)建傳菉壇,唐會昌中,賜額真仙觀。」但沒有寫出確切時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張陵的第十二代孫張道裕在南朝天監二年(503年)來到龍虎山修煉,並受張陵點化開始在此修建道觀。雖然目前「天師道」何時在龍虎山開始發展還無定論,但該派在龍虎山的發展並壯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唐會昌至五代末,天師二十代張諶、二十一代張秉一、二十二代張善和二十三代張季文率領眾弟子在此修行。從宋朝開始,在朝廷的支持下,「天師道」進入興盛時期,成為與茅山、閣皂並立的三山符菉之一。元代是龍虎山道教的鼎盛時期,明代中前期繼續發展,明後期至清代走向沒落。張天師一共傳承63代,歷經近二千年。

除了天師外,龍虎山還出現了許多有名的道士。比如宋時的王道堅和留用光,頗有仙術,留用光多次禱雨都非常靈驗;元朝的劉思敬、金志揚等;明代的方從義等。

龍虎山上的仙跡主要散佈在宮觀、仙巖、山峰等處。

龍虎山宮觀非常多,鼎盛時期曾建有91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被稱為「道都」,「仙靈都會」。最早建造的的道觀是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所建的張天師廟;唐會昌至五代末,建造了真仙觀和另一座三清觀。宋朝時擴建的宮觀有上清宮(真仙觀)、上清觀、正一觀等,新建的有凝真觀、靜應觀、祈真觀、靈寶觀、逍遙觀、金仙觀、紫霄宮、真元宮、真應觀等近二十所。元代除對原有宮觀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宮觀,如文惠觀、乾元觀、會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慈壽觀、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極庵、西華道院、玉隆宮、元都觀、神德觀、明勝觀、先天觀等。明前中期新建的宮觀只有北真觀、南極觀和沖元觀。目前大部分宮觀已經破敗。

此外,龍虎山的仙巖堪為奇觀。金龍峰馬祖巖是禪宗禪師之一馬祖道早期參禪悟道的場所。煉丹巖是祖天師張陵結爐煉丹的地方。仙水巖的崖墓群是中國修煉史上的特殊一景;仙水巖是「仙巖」和「水巖」的總稱,又名仙人城。從上清千年古鎮乘竹筏順瀘溪河到仙水巖,沿途可經過仙鼠石、鳳凰橋、仙水井、仙如庵、清濁水池、龍化池、兜率宮等十處神奇之所在。從這些名字,我們不難看出此處仙跡真是隨處可拾。

還有,在靈芝峰南有一座由數塊巨石堆積而成、長數十米、高數米的橋,相傳是東西海龍王交戰之時,由二郎神帶來,用於涉險過天兵的,故有「仙人橋」之稱。

當然,如果細細尋去,相信龍虎山上的仙跡還有許多的。

最後借用唐代詩人顧況讚美仙人城的詩《安仁港·望仙人城》作為本篇結尾:

樓台采翠遠分明,
聞說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無路上,
水邊花裡有人聲。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04: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