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道教昌盛時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9 08:26:4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唐代,雖教門繁多,其國教實為道教,不但宮廷尊崇道流,名臣如魏徵、李泌等且皆曾入道,而唐代文化、武功之盛,得力於道教者,正復不少,諸如天文、冶煉、醫藥、音樂等,更多係道家發明,道教觀宇遍於天下。

    宋興,君主多篤信道教,奉為國教,行政亦因受道教影響而尚寬厚,國內祠、觀則在制度上作為大臣退老之所,政教至為諧和,而道教天師世代襲封制度,至宋亦更為尊崇而嚴格,理學家且引道家靜坐之法、明性之理,以及卦文象緯等學術,以增飾之,故宋代實為道教一代最安定時期;蓋在漢時,道須自別於儒,至宋,則儒反比附於道矣。

   道教在金、元之際,對社會所表現之功德至偉,因金、元係中國邊疆少數游牧民族,文化較為落後,武力則元較為強大,故所至屠掠,殺戮甚重,而其間為溝通文化,諧和民族感情者,厥為道教。王重陽大隆全真一教於冀魯、邱處機遠謁成吉思汗於雪山,當時大河南北人民,多賴道教為庇護,始不遭類似西域之慘禍。而當宋之亡,元人已充分接受中國文化,暴行較少,宋遺民之遯隱以黃冠終者,俱所不問,儒生與道教關係之趨於密切,蓋可知矣。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16: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