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種類介紹] 武夷岩茶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4-13 23:39:5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
武夷岩茶

歷史起源

武夷岩茶出產於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帶,其歷史十分悠久,文字記載大約起於唐朝元和年間。宋代時將武夷岩茶製成「龍鳳團」,於北宋時進貢為皇上飲用,定為貢品,稱作「北苑茶」。北宋淳化年間,武夷茶常為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飲用,並將之入詞曲之中,遂名氣大盛。

元朝時武夷岩茶已頗負盛名,元大德六年,下令在武夷山九曲溪第四曲溪畔的平阪之處,設立皇家焙茶局,命為「御茶園」,武夷岩茶更加興盛,御茶園經歷255之久,盛極一時。

明代朱元璋下詔不載生產龍鳳團茶,而改產芽葉茶。為中國茶葉歷史上掀開新的扉頁,以散茶取代團餅茶,將茶葉繁瑣的製作過程以及泡製方式簡化,為茶葉歷史上的大革命,武夷岩茶的製作工藝也從原本的蒸青綠茶改為炒青綠茶。

武夷岩茶後來成為了烏龍茶的始祖,在明朝中後期,烏龍茶製作工藝已逐漸成熟。


武夷岩茶成為了烏龍茶的始祖



特色
武夷岩茶擁有相當多品種,其不同於其它茶類的特點,為獨特「岩骨花香」的「岩韻」,「岩骨」為武夷岩茶所帶有天然的茶葉本味,「花香」為武夷岩茶含有的淡雅芬芳。

其外型條索緊結、相當勻整;香氣濃郁,韻味流長;色澤墨綠、葉面潤亮;滋味濃醇回甘不見苦澀,茶香留齒久久不散。

清代梁章鉅在《歸田瑣記》中,讚揚武夷岩茶的特性,為「香、清、甘、活」。
香:即武夷岩茶擁有綠茶的淡淡清香,以及紅茶的成熟香氣,而且香氣特別濃醇,勝於蘭花濃郁芬芳,愈是上品,其香味愈佳。
清:武夷岩茶茶湯清澈,其味清純不苦澀,深橙黃色的茶湯顯現出武夷岩茶的清新香醇。
甘:武夷岩茶茶香充滿香氣,入口回甘香甜。
活:當武夷岩茶被人們品飲過後,清幽心境的行靈感受,彷彿將煩惱全部洗淨。

採摘與製作
武夷岩茶採摘新梢的駐芽,即俗稱的開面,開面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必須採摘中開面3~4葉,過老或是過嫩的茶葉都不適合製作武夷岩茶。過老的茶葉品嚐起來香氣淡薄,滋味清淡,過嫩的茶葉香氣薄弱,較為苦澀。

武夷岩茶的製作工序流程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

萎凋:包含了曬青與涼青兩個步驟。曬青為日光萎凋,將茶葉放置在竹篩上,再於室外接受日照,使其嫩葉失去水分,待葉面光澤消失、葉質稍軟、青氣消失後,即可收起,進行涼青,也就是將茶葉放置室內散發其熱氣。

做青:要將曬過的茶菁放入竹篩或是機器中反覆翻動,使茶葉中的水分揮發更加快速,此工序大約8~12小時,做青的程度以及次數會受茶樹品種、曬青程度、氣候、土質等因素影響。

炒青、揉捻:現大多以炒青機器以及揉捻機進行炒製及揉捻。

烘焙:武夷岩茶的烘焙方式為高溫烘焙以及文火慢烤,烘焙過後的毛茶,經過挑揀過後,則形成了岩茶。

來源:品茶王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teaa + 2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03: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