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6
- 最後登錄
- 2022-3-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2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2016年06月01日11:12
台灣人每年喝掉約3萬噸進口茶,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2013~2016年首季的進口茶葉抽驗結果,檢驗311種農藥,整體不合格率3.5~3.9%,不合格率前三高的國家分別是印度(紅茶為主)、日本(綠茶為主)和越南(紅茶為主),紅茶主要用於包裝茶飲、手搖杯,日本綠茶以沖泡居多;進一步分析茶種,國人最愛喝的紅茶,農藥不合格率4.8%最高。
食藥署統計,2013~2016年首季國內共進口2萬1379批、總重9萬8523噸的茶葉,四大進口國為越南、中國、斯里蘭卡和印度,共抽驗5771批,檢驗農藥不合格率3.5~3.9%;前年國內爆發手搖杯茶安風暴,去年4~10月對上述四國的輸入茶葉採邊境逐批檢驗,不合格率從逐批檢驗前的11%,去年10月後已降至2%。
如以個別國家分析,印度不合格率8.1%最高,其次為日本7.7%、越南的4.6%,食藥署科長蕭惠文指,印度和越南的茶葉不合格高,與當地的熱帶氣候和農民栽種習慣有關,農藥使用量較大,日本則是與國內的管制標準不同,以殺蟲劑賽果培為例,國內限量為0.05ppm(百萬分之一濃度),日本標準較寬鬆,導致日本茶因農藥不合格遭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德原說,印度、越南輸台的茶葉以紅茶居多,主要用於包裝茶、手搖杯,如珍珠奶茶等;日本以綠茶為主,走小包裝精緻路線,供沖泡居多。分析進3年的輸入茶種農藥不合格率,以紅茶不合格率4.8%最高,其次為綠茶的3.2%,部分發酵茶、普洱茶分別為2.4%、2.1%。
蕭惠文說,輸台茶葉的一般抽驗比率為2~10%,如有批數被驗出不合格,抽驗率提高到20~50%,若再有批數被驗出不合格,就提高到100%逐批抽驗。邊境被驗出農藥不合格的茶葉,依規定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市場。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