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尋找茶葉的原產地
印度人所說的世界茶葉原產地證據,是一種被茶葉研究人員稱之為「過渡類型」的茶樹,在印度的阿薩姆找到的就是這樣一棵茶樹,所以,只有在中國找到過渡類型茶樹的活體,或者找到它曾經存在的證據,才有資格向全世界爭取茶葉原產地的名分。
否則,無論種植多久茶樹,也只能是原產地茶葉的傳播地;景邁山上生長的茶樹,都是布朗族人從帕岩冷那個時代,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傳承發展下來的,有些已經是千年的古樹,也許在這些古樹當中能找到過渡類型的茶樹。
帕岩冷發現了野生古茶樹,能夠用來藥用與治病,有了這個用途以後,古代人就將茶樹畫上記號,然後作為移栽,幾代人努力之下,經過百年、千年的演化。
茶樹從野生慢慢地就變成了過渡類型,但在考察後普遍發現,這些茶樹歷經上千年的演化,已經從「過渡型」轉變為「栽培型」茶樹,更沒有在景邁山上發現過渡類型的茶樹。
在雲南瀾滄江流域,人們普遍認為,以景邁山為首的南糯山、班章、猛庫邦馬山、千家寨、邦崴山,出產的茶葉品質和口味比較獨特,其原因來自於這六大茶山的茶樹,都是生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樹,古茶園面積的總和,大約有幾十萬畝之多。
【品茶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