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藥不拿白不拿」 綠委:教科書教壞小六生
2016-06-17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
「繳這麼多健保費,不看白不看,不拿白不拿」?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今天在立院質詢時表示,現行國小六年級下學期「健康與體育」教科書,竟倡導民眾「沒事多拿藥」錯誤觀念,傳達錯誤醫病關係,誤人子弟。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該教課書是根據二○○三年發布的修訂課綱撰寫,這個版本教科書會在二○一五年第二學期停用,後續新的課綱與教科書版本,會給學生比較更適切的醫療觀念。
婦產科醫師出身的林靜儀今天在立院質詢時點名,現行國小六年級下學期「健康與體育」教科書第一章「健康保衛、全力開跑」章節,錯誤描述分級醫療關係,還衝突化醫病關係處理,甚至涉及性別歧視,內容錯誤百出。
林靜儀舉例,像是宣導「部分負擔」觀念段落,文中竟出現「隔壁的張媽媽說,每個月繳那麼多的健保費,病不看白不看,藥不拿白不拿」等文字,鼓勵浪費醫療資源,但下一段落提供正確知識的卻是爸爸,有將女性形容成貪小便宜印象暗示。
此外,在討論「醫病糾紛」時,插圖竟是記者會與家屬灑冥紙,林靜儀質疑,難道教科書是在鼓勵病人或家屬對醫療行為不滿意時去灑冥紙、開記者會?
教科書內提醒教師的「對應能力指標」中,不斷以「消費者」名稱做為病人代名詞,林靜儀認為,也有將醫療行為錯物扭曲成消費行為之虞,難道要鼓勵老師教小朋友,就醫是消費行為?可以殺價、退貨、比價。
而倡議「分級醫療」段落,包含「資訊小站」在內,全都漏列醫療體系中最基礎的「診所」,也形同案是小朋友看診從地區醫院看起,林靜儀批評,這樣的分級醫療教育已經失敗。
行政院長林全表示,教科書中相關舉例確實不恰當,也鼓勵醫療資源的浪費與不理性行為,像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就應有一定軌道,讓申訴與背身素者有充分溝通的機會,獲得專業公正客觀的裁判,不應靠開記者會、灑冥紙。
「醫療行為不能夠完全從消費角度來看」,林揆也認為,醫療是在解決病人身體上的困難或不舒服。
「二○○五年醫療法修正後已明確定義,醫療行為不是消費行為。」衛福部長林奏延說,看病不是做生意,醫療與教育一樣是良性事業,醫療行為不像商品一樣。
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7694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