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636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6570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在線上
|
糖精的發明人-雷姆森
他最出名的發明是鄰磺酰苯酰亞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精。
雷姆森於1846年2月10日生於紐約州紐約市,1867年,他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學位,但卻決定放棄醫務專攻化學研究。
後來他去德國進一步深造,聽過利比希的早期講學,和德國化學家菲提希一道工作過。
1870年,雷姆森獲化學博士學位。
回到美國後,雷姆森於1876年去到新建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職。
他將德國先進的實驗室工作方法在該校推廣開來。
1901年,他成為這所大學的第二任校長,如今該校裡仍有一棟建築物叫做雷姆森廳。
他最為人們所知的工作,是於1879年首次合成了鄰苯甲酰磺酰亞胺。
當時有一位名叫伐爾伯的學生和他一起做實驗,伐爾伯用手摸了自己的嘴唇,
可能是因為手指上沾上了幾粒這種化合物,他偶然發現這種物質非常甜。
於是,雷姆森為這個物質申請了專利,就是人們所說的糖精。
這是一種白色的結晶粉末,熔點228.8~229.7℃,微溶於水、乙醚和氯仿,溶於乙醇、乙酸乙酯、苯和丙酮。
它的鈉鹽稱做糖精鈉或溶性糖精,易溶於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約為蔗糖的300~500倍。
糖精鈉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
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慾減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