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洛陽白馬寺 (上) - 歷史沿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0-4 11:38:4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拖經的白馬

白馬寺在中國佛教歷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白馬寺的齊雲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舍利塔;中國第一次去「西天取經」的朱士行始於白馬寺;最早來中國的印度高僧禪居於白馬寺;最早傳入中國的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於白馬寺;白馬寺的清涼台是中國最早的譯經道場;中國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在白馬寺譯出;中國第一本漢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譯於白馬寺,並最早在洛陽立壇傳戒;中國第一場佛道之爭發生於白馬寺;中國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於白馬寺。白馬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古剎,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被佛教界尊稱為「釋源」和「祖庭」,是中國伽藍之首,有「祖庭十古」的說法。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21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創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北魏時期是洛陽諸寺中香火最盛的,在唐朝垂拱元年(685年)由武則天擴建,建築宏偉,有僧眾千餘人,並吸引各國的佛教徒前來朝拜,在白馬寺的發展中達到巔峰,此後白馬寺幾經興廢,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有兩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格局。

 
北魏遺址

 
唐朝建築

民國時,白馬寺逐漸冷落蕭條,殘敗破亂。曾在民國23年開工整修,稍稍恢復一些規模,不幸又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再次被毀,包括有千年歷史的遼代泥塑十八羅漢、兩千年前印度高僧帶來的貝葉經、稀世珍寶玉馬在內的所有佛像、經卷、文物都被破壞,寺廟也差點被燒掉。1972年,政府為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而對白馬寺進行了修復,並將北京故宮的貝葉經和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的夾紵乾漆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造像以及大批法器調配到白馬寺,隨後這些故宮文物成為白馬寺的珍品。1983年起,白馬寺被中國政府公布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恢復了它的宗教用途。2015年中共擴建白馬寺,新建的萬佛殿是漢代風格的木結構殿,面闊九間,進深六間,為重檐四阿頂建築。

 
寺內的羅漢

可惜在整個園區規劃中夾雜了泰國、印度、緬甸風格的建築,未來也將陸續出現斯里蘭卡、尼泊爾、日本、韓國等國家風格的佛殿,這些外國的現代建築參雜在中國的歷史古蹟中不倫不類的讓人啼笑皆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4 15:5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