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4-11-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56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40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早安健康/郭育祥 醫師
根據調查,現代人每5~6個人之中,就有一人飽受大腸激躁症困擾。大腸激躁症是大腸功能性問題,而非器質性病變,沒有任何醫學檢查能確認,醫師只能先藉由檢測屏除器質性病變可能後,再透過患者描述來判斷。
大腸激躁症的英文是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在英文中Syndrome指的是「症候群」,換句話說大腸激躁症並非單一症狀, 而是許多症狀的組合,也因此每個人的腸躁症狀都不太一樣,自然沒有所謂「標準治療流程」。目前醫學上大腸激躁症的治療原則和感冒一樣,屬於「症狀治療」,絞痛給予消脹氣、止痛藥;便祕給予軟便藥物;腹瀉給予止瀉藥物。藥物能夠紓緩患者不適,但無法終結腸躁老毛病。
實際上,腸躁的主因是「神經失調」。
我們都知道腸子會蠕動,糞便在大腸旅程中,藉由蠕動一路從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但蠕動是怎麼發生與進行的呢?原來,腸黏膜上有許許多多神經細胞,而大腦經過一系列的神經控制來進行蠕動。只不過,由於降結腸、直腸等段主要受到自律神經控制,自律神經自主性極高不受大腦控制,因此當自律神經失調時,大腸就容易出現功能性障礙。
自律神經在腸道作用中,交感神經負責減緩蠕動、副交感神經負責促進蠕動。大腸主要負責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當神經作用良好蠕動速度正常時,水分吸收恰當排便順暢。然而一旦交感神經過亢蠕動速度減緩,食物殘渣中的水分被過度吸收,便祕自然發生;若副交感過亢蠕動速度增加,食物殘渣中的水分來不及被吸收就排出,即成腹瀉;倘若交感、副交感神經不規律亢奮,一會便祕、一會腹瀉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於大腸激躁症的衛教報導甚多,大多不外乎定時定量、飲食清淡、學會放鬆等,但我相信這對於有腸躁困擾的人來說,似乎有點隔靴搔癢的味道,而且不瞞您說,診間常友患者向我表示:沒有幫助啊~
我建議以從穩定自律神經功能著手,畢竟這才是造成多數人腸躁的主因。除了請醫師幫忙調整紊亂的自律神經之外,你也可以靠自己(而且很重要)。實際做法一點都不麻煩,只要練習呼吸就對了。呼吸是我們唯一能掌握的自律神經節律,吸氣的時後交感神經活絡,吐氣的時後副交感神經活絡。大家可以視個別情況,藉由深呼吸、吸長吐短、吸短吐長等呼吸練習,來調整自律神經。記得要用腹部呼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