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內外五營的分別
台灣民間常見的「五營」是指設在村落或廟宇外圍五個方位的兵營,每營旗色係按五行而來,分別是:
「東營青旗九夷軍」、
「南營紅旗八蠻軍」、
「西營白旗六戎軍」、
「北營黑旗五狄軍」、
「中營黃旗三秦軍」。
習慣上也將五營合祀一處,這五營乃是由外借調來的兵馬(傭兵營),但事實上五營尚有內外營之分,內營(也就是親兵、衛隊)須安奉在宮廟中,一般只在神案側邊上或於旁壁、廟門內側旁、或安置「五營旗」來代表,中央的中軍則須安主神令牌,以代表此為主神統率中軍的「內五營」,而內營的「統帥」則分別由:
「溫元帥」領「東營青龍軍」、
「康元帥」領「南營朱雀軍」、
「趙元帥」領「西營白虎軍」、
「馬元帥」領「北營玄武軍」、
「中軍」則一概由所祀「主神」為帥,此為「內五營」。
「外五營」(傭兵營)則一般分別安放於廟外四隅,設營地點大多選在四方要道的出入口或制高點上,「中軍」則居於廟後正後方,或廟埕外側合祀一處,兵馬總數三十六萬,有總兵三十一萬及軍馬三萬一,「外營統帥」則由:
「張元帥」領「東營青旗九夷軍」、
「蕭元帥」領「南營紅旗八蠻軍」、
「劉元帥」領「西營白旗六戎軍」、
「連元帥」領「北營黑旗五狄軍」、
「中軍」則習慣上一概由「中壇元帥李哪吒」督領「三秦軍」。
一般外營安奉只用五色紙紮的軍馬或「五色營旗」或以「五營頭」代表,更簡單的就以長約二尺半至三尺,約雞蛋粗至手腕粗的五枝青竹棍,上面覆綁「五色綢布」,青竹上書五位元帥名諱的符籙,插埋地上也可代表之。
五營的設置並非都一定要有內外營,在正神廟宇中,若屬「帝君」以上神格者,通常是內外營均設,而一般的王爺、武神、私壇或非正神的陰神則只能設外營不能設內營。
不過若廟宇位在都市繁榮地區,也可能受限於取地困難而不設外營,或僅在廟門外旁壁設之。
五營安置則有一定位置,千萬不可擺錯,因為按東北〔艮方〕乃為聖位,屬「外鬼門」,一概由中軍鎮之,中軍之左內側則屬東營青旗、左外側(或左前方)則屬南營紅旗、右內側則屬北營黑旗、
右外側(或右前方)則屬西營白旗,不管內外營均須如此正確設置。常見一些私人神壇因不清處緣由,除了中軍黃旗不會錯之外,其他四營胡亂安置、各彈各調、各種不同組合的安置均有之。
也常見一些宮廟、神壇等,錯把外五營安置在內營位置,也要小心注意。
五營的安法,據我在工作上實際所瞭解與接觸、親眼所見的,不論宮廟、神壇中,或自稱有神靈降駕者,仍十之八九卻都安置錯誤了!
俗話說:「要假也要假得像」,如果真是有神靈降駕,豈會連自己的兵將錯列也不知嗎?
^^ 得罪了!
在此,教各位一些小常識,若諸位中是有開設宮廟、神壇者,若自己安五營有錯置的,請快更正,以免被「捉包」。
若不是開設宮廟、神壇者,也多去觀察一下,增點常識與知識。
一般上,五營的安置,有一橫列的五營安法,及五方的安營法。
舉例而言:
橫列的五營安營正確位置:
西營(白) 北營(黑) 中營(黃) 東營(青) 南營(紅)
若按五方安五營的正確位置則是:
北營(黑) 中營(黃) 東營(青) 西營(白) 南營(紅)
或是
北營(黑) 東營(青)
中營(黃)
西營(白) 南營(紅)
五營位置不應該錯置。因位在道教中,神明一定居於東北〔艮方〕,因「艮位」乃是神聖的方位(也是外鬼門) ,所以在法事科儀中,若有「禮拜十方天尊、十方聖真、十方真宰」時,也必由神案的左方(我們面對神明的右方)為東方。
並非按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方安置。
民間信仰中神明結構的軍事系統大致上分為:
1. 天兵→三十六天罡
地兵→七十二地煞
及五營神兵
五營神兵屬自行招募之兵將
內營總兵馬三十六萬眾
其造像有「五營旗」及「五營頭」兩類
五營旗為三角旗幟 以青、紅、白、黑、黃五色區分
五營頭一般都是有頭無身
2. 簡介如下:
五營以神壇為中心 依五行方位而設兵營
東營九夷軍 青令旗 青面張將軍
南營八蠻軍 紅令旗 紅面蕭將軍
西營六戎軍 白令旗 白面劉將軍
北營五狄軍 黑令旗 黑面連將軍
中營三秦軍 黃令旗 黃面李將軍
3. 張將軍:張基清
蕭將軍:蕭其明(或蕭其良)
劉將軍:劉武秀
連將軍:連忠宮
李將軍:李哪吒
溫元帥 溫瓊
馬元帥 馬元
康元帥 康妙威
趙元帥 趙公明
*內五營的中軍主帥是該宮廟的主神自領中軍營
不是中壇元帥
*張蕭劉連李是外五營的元帥
不是內營元帥
(淨 空 禪 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