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年四季的茶葉,有何特徵?
在茶的世界中,茶葉的品質與天氣是息息相關的,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定,建造出的茶葉天然各有異同,如何區分不同季節的茶葉?不同季節的茶葉有何區別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對於一年四季中不同季節的茶葉各有何特性。
春茶(三元月中旬至五元月上旬採收,烏龍茶叫頭春、二春)
每年十二元月至翌年清明節前,是春茶生長的季節。茶樹在冬季至休眠狀況 ,生長速度遲緩,自春天起才最早萌發新芽。曾經過冬季的休息,入春後雨量充沛,溫度適中,使春茶的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片質地柔軟,滋味清新,香氣濃烈。春茶的幹茶條索緊結,香氣濃,芽葉與茶梗肥壯厚實,偶然會夾雜如綠豆大小的幼果。沖泡時因為條索厚重,春茶的下沉速度較快,香氣持久滋味甘醇。茶湯清亮敞亮,葉底柔軟厚實,芽葉較多,葉脈細密,葉緣的鋸齒外形不明顯。
夏茶(五元月中旬至六元月下旬採收及七元月上旬至八元月中旬採收,俗稱六元月白)
夏茶的生長季節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間,茶樹芽葉生長迅速,能溶解於茶湯中的溶出物質相對減少,使得茶葉香氣不如春茶強烈,茶湯滋味不如春茶新鮮爽口,並且苦澀的成分增加 。但由於夏茶的兒茶素與咖啡因含量較多,因此適合制白毫烏龍,滋味強烈,顏色濃豔的茶葉。在外形上,夏茶的條索鬆散,茶葉輕飄蓬鬆,茶梗瘦長,芽尖常帶有茸毛,氣味略顯粗老。因為重量輕,沖泡時茶葉下沉速度較慢,香氣難以提升,滋味苦澀,葉底薄而硬,頂芽較不明顯,故對開葉相對增加 ,葉脈較粗,葉緣的鋸齒狀清楚可見。
秋茶(九元月上旬至十元月下旬採收,俗稱白露筍)
秋茶的品質介於春茶與夏茶之間,茶樹曾經過春夏兩季的摘采後,茶芽內所含成分相對降低,茶葉的香氣、滋味較為平和。幹茶葉大小不一,葉片輕薄瘦小,偶然夾雜些許茶苞在條索中,香氣平淡。沖泡後的茶湯雖不如夏茶苦澀,但仍帶有些微澀味,滋味淡薄,葉底展開 後大小不一,對開葉多,葉緣鋸齒狀明顯. 。
冬茶(十元月下旬至十一元月下旬採收,武夷岩茶不采冬茶,烏龍茶也很少采冬茶)
冬茶與春茶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兩季茶,春茶的稠密如同楊貴祀的婀娜,冬茶的清香則如趙飛燕的輕盈,冬茶的水色與香味較春茶清淡,但香氣細膩,苦澀感較低,是冬茶的一大利益。茶葉的外觀顏色為淡綠色,粗茶雜質較多,整體顏色不均勻,但精製過後的成品可除去此一問題。茶葉的香氣偏淡香型,滋味雖不如春茶濃郁,卻較為柔順。
來源:中華茶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