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4-1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63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3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認識"肥料"-植物的營養
植物從種籽發芽、成長至開花結果,在這發育過程中必須具備五大要素:陽光、空氣、水、溫度與養份。
植物的營養經研究發現,共有十六種元素,其中碳、氧、氫三種是由水及二氧化碳攝取,其餘的十三種均需由土壤來供給。
植物所需氮、磷、鉀、鈣、鎂、硫等六種要素需求量較多,就好比人體中所需蛋白質、脂肪、澱粉及碳水化合物,其餘的錳、鐵、硼、鋅、鉬、銅、氯等,植物雖不能缺少但所需求量較少 。
一般具有葉綠素的植物,利用陽光的熱能與水及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形成醣。再以醣為原料從根部吸收氮、磷、鉀等養分,合成生長中的有機物,促使植物成長。在土壤中通常都含有以上各要素,但這些養分的有效性含量有限,尤其氮、磷、鉀三要素經常都是不足的。所以,通常施肥都以三要素為主,其他要素所需較微,除無土栽培外由土壤供給就足足有餘。
無土栽培所指的是水耕、礫耕以及不含土的介質如泥炭土、蛇木、水草等來栽種,但一般市售的園藝肥料已有添加。
●三要素對植物最重要亦是需要量最多的,僅將三要素的功能說明如下:
氮(N):是形成植物體的材料,亦是蛋白質與葉綠素的構成成分。缺氮植物會造成生長停頓一葉片黃化,不行光合作用。
磷(P):是細胞核及原生質的成分,除可形成細胞外,對有機物的合成與分解及幫助呼吸運行上都有作用。缺磷時老葉失去光澤,變成暗綠色,葉邊綠帶赤紫色,植物發育緩慢,影響開花與結果。
鉀(K):促使細胞新陳代謝、水份及養份的移動與儲藏。缺乏鉀的植物葉色暗綠,葉緣呈黑,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減低。鉀亦會移動,如果缺乏鉀可從下層葉的徵狀看出端倪。
除了解肥料外,其實土壤的物理性及結構對植物的生長與肥料的吸收亦為重要。黏土與腐植質最能保存與供應養份,砂土較差,且土壤與水的酸鹼度、PH值亦會直接影響養份的有效性。
僅就一般園藝花卉缺乏養份的症候及防治陳述如下:
缺鎂:葉綠素無法正常形成,老葉及葉脈間發生黃化,逐漸蔓延至頂端新芽,葉肉呈黃色但葉脈卻呈綠色,嚴重缺乏鎂時葉面呈褐色壞死斑點。
缺鈣:植物莖和根生長點及幼葉先凋萎死亡,導致植物呈叢生狀,引起根尖壞死。嫩葉失綠,葉緣向上卷曲枯焦,葉尖呈勾狀。
缺硼:嚴重時會造成落花與落果,嫩葉失綠及葉片肥厚皺縮,根系發育不完全。
缺鐵:葉片產生黃化現象,新葉開始出現黃色或黃化現象,逐漸向下蔓延。
●一般園藝花卉營養缺乏症改善方法:
1、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調整PH值,並加入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改善土質。
2、重新調配培養土介質比例與成分,並加入不同植物所需營養元素。
3、葉面噴施肥料,有利於植物吸收,可依植物營養缺乏程度,加入適當肥料。
4、對土壤進行鬆土與曝曬,促使土質進行風化與更新,方便以後溶入肥料。
植物不能光靠養份就能成長,千萬不要忽略其他幾項必須條件,即陽光、空氣、水及溫度。若這些條件不足,施肥也是徒勞無功的。過量的施肥亦會造成肥料過剩傷害,亦即肥傷。肥傷有兩種現象:一是土壤中的鹽類過高,使用過量的水溶性高成分化學肥料會成鹽漬植物根部,而使植物脫水及枯死;二是施用氮肥過量引起的傷害,尤其是陽光不足時更為嚴重,會導致植物徒長、倒伏、軟弱、不開花、不結果等不良後果。
●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施肥也一樣,要按植物的需要做適量的施肥:
1、施肥時把握"少量多施"的基本原則,避免因施肥過量造成肥傷,尤其是水溶性高成分化學肥料,請依包裝說明加水稀釋倍數或稀釋較高倍數,避免肥傷。
2、施肥時肥料儘可能放置於盆緣或埋至土裡,並離根部較遠地方。避免與根直接接觸造成肥傷。
3、光照對植物的養分吸收影響很大,室外或陽台光線充足時植物光合作用快,需要肥量較多因此施較多肥;室內或陰暗光照不足的植物光合作用慢,需要肥量少因此施較少肥。
4、生長較強或生長快速植物,需要施肥份量較多;生長勢弱的,需肥較少。
(花世界)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