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 三伏貼 冬病夏治預防過敏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6-17 00:11:2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三伏貼 冬病夏治預防過敏



「三伏貼」是中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已有悠久的歷史,清朝《張氏醫通》記載:「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未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由此可知利用特定的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

夏至是一年之中,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卻是自夏至之後的第3個更日開始,「伏」有陽氣潛藏積蓄之意,夏至之後,雖然日照時間逐漸縮短,但陽氣仍然不斷積蓄,在夏至之後,第3個更日(三伏天)時陽氣積聚達到高點,這時人體氣血趨向於體表、皮膚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滲透,也有助於祛除邪氣。

中醫學抓緊這段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配合使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的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兩者相輔相成,天人相應,既可趨除寒邪,又可提高身體的抗病力,進而減緩肺部過敏性疾病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指出,「三伏貼」所使用的穴位敷貼藥材,多選擇辛溫、溫通經絡的中藥調製而成,例如元胡、細辛、白芥子等等再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膀胱經或督脈的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進行敷貼,這些辛溫走竄的藥物作用於皮膚,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邪與痰濁之功效。

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1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伏貼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

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有關三伏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

今(106)年初伏在國曆7月12日、中伏在國曆7月22日、末伏在國曆8月11日。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表示,訂於國曆7月3日至8月12日,中醫部所有門診醫師均有提供三伏貼治療服務,敬請有需要的民眾把握機會,前往治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8 23:3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