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善有「真‧假」 [複製連結]

Rank: 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6-17 01:34:2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傳寫袁了凡對行善的思辨

袁了凡利用功過格改變自己的性情和命運,讀者或許會問:「袁了凡做的善事有哪些?」「每個人的能力有限,袁了凡如何規劃行善的優先順序?」在給朋友的信中袁了凡自述他的做法:

我把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做為行善之用。首先做的是幫助貧窮無法讀書、結婚和喪葬的族人。其次是幫助衣食不足的親友和照顧年幼不能自立的孩子。第三是每年施賑糧食和捐贈棺木給鄉里的貧民。同時每年也會布施寺院的出家人,其他如放生、修橋鋪路等,只要叩門有求者,都會量力捐助。

大概有讀者會說:「三分之一用來行善,真不簡單!有些宗教和文化只是要民眾用十分之一來奉獻。」對此,袁了凡在信中坦誠地說:

我輩平日刻苦為子孫創業,死來皆用不著。所可恃以瞑目而釋然無憾者,惟此修德行義之事而已。(註)

這段話雖是文言,但已清楚明白,足以讓人心頭一震。

《了凡四訓》中的主要內容,原是袁了凡晚年寫給他很不容易才得到的孩子,也因是這樣,所以全書行文平和,閱讀起來頗有循循善誘的感受。文中除了談他的親身經驗外,尤基於他的經驗和體悟,對於什麼是善事?如何行善?有著很深入的思考。以下內容則根據《了凡四訓》一書改寫而來,但由於文言文所承載的內涵要豐富得多,而且每個人閱讀的感受也不一樣,筆者並無十足的把握能準確傳寫袁了凡的思考,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能取原者一覽為快。
袁了凡提出善有「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和「難易」等八項思辨角度,以下依序改寫。

一、何謂善有真假?
天目山中峰法師為例,他說:有幾個讀書人問中峰法師:「你們佛家講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可是為什麼有善人子孫不多,惡人卻家門隆盛的情況。所以你們說的報應是不存在的。」
中峰法師說:「平常人很容易被矇蔽,把善惡弄顛倒了也是有的,不能怨老天爺報應錯了!」
「善就是善,惡就是惡,難道我們會搞錯!」有一人很快地反駁。
「你們說說看哪些是善?哪些是惡?」中峰法師說。
「罵人、打人是惡;尊敬人、以禮待人是善。」一人說。
「未必吧!」中峰答。
「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一人說。
「未必吧!」中峰答。眾人紛紛說出自己的意見,但都沒能得到中峰法師的肯定。
「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一人爭著問。
中峰說:「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中峰娓娓而談:有益於眾人,就算打人、罵人也是善;有益於自己,則敬人、禮人都是惡,所以要判斷人的行為是利人還是利己。利人者公,公則是真善;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善。還有要看行為是出自良知本心的就是真善,若只是跟著世俗的做法做做樣子就不是真善。這些都要細細地分辨判斷才是。

二、何謂善有端曲?
很多人看到謹慎溫和誠實的人,大都是稱善肯定的,可是聖人卻是不一樣的態度,孔子認為若不能得到中庸之士,寧取狂狷之人,甚至還批評鄉愿者為德之賊也,可見聖人對於善惡的判斷和世俗是不一樣的,我們要跟聖人同是非標準,而不要與都跟著流俗走。凡是發願累積善功的人,不可以只遵循平日的見聞,務要從心底念頭隱然浮顯時默默反省,念頭純然是為了濟世助人,就是「端」,端就是正直;反之,若有一毫「媚世」(取悅)之心,就是「曲」,曲就是彎曲不直。純粹是愛人之心,就是「端」;有一絲「憤世」(憎憤)之心,則為「曲」。純然是敬人之心,即是「端」;有一點「玩世」(不嚴肅)之心,就是「曲」。

三、何謂善有陰陽?
凡是所做的善事為人所知,就是「陽善」;不為人所知,就是「陰德」。是陰德,老天自有回報;為陽善,俗世就有盛名。盛名,雖然也是福,但卻被造物者所忌。世上有盛名的人若名不副實,多會出現莫名的奇禍;但若原無過錯卻受到冤屈而遭受惡名的人,他的子孫往往會突然發達起來。陽善與陰德的分別非常地細微,要細細分辨判斷才是。

四、何謂善有是非?
《呂氏春秋》裡有二個關於孔子師生的故事。第一個是「子貢贖人」的故事,春秋時代的魯國規定,如果有魯國人能把淪落在外國當奴隸的民眾贖回來,就可以向政府請領獎勵金。有一次,富有的子貢贖回一位魯國奴隸,卻不向政府申請獎金。孔子知道了此事,責備子貢:「賜啊,你做錯了!從此以後,魯國人就不願意為淪落在外的同胞贖身了。你接收了政府的獎金,並無損於你的義行;但你不接受獎金,卻影響了想要得到獎金的人,他們索性就不再贖人了。」
第二個是「子路受牛」的故事,有一次身體強壯的子路救援了一位溺水的民眾,這人用一頭牛拜謝,子路欣然接受。孔子不僅沒有責備子路,還很高興地說:「從此以後會有更多援救溺水民眾的事了。」
人的善行不只是個人的行為,還需考慮到更多方面的影響,如果行為會發生令人遺憾的流弊,像子貢贖人的故事一樣,就是表面上看是善行但實質上是錯的;像子路受牛,表面上看雖是不善的行為,但卻可產生正面的影響,則是表面非善而實質上是正確的。

五、何謂善有偏正?
有的行為雖出自善心,卻可能會產生惡果。例如明英宗正統(1436-1449)年間的大臣呂原(1418-1462),曾遇到一位喝醉酒的人對他出言不遜,僕人欲制止,呂原要僕人勿與他計較。一年之後,這個喝醉酒的人犯了死罪入獄,呂原後悔地說:我當時如果把他送去衙門追究,或許可用小懲罰收到大警戒的效果,可是我當時只想要寬厚待人,沒有料到反會養成大惡。
像這種心存公正但結果不好的行為,可以稱為「正中偏也」,反之則是「偏中正也」,都要細細地分辨判斷。

六、何謂善有半滿?
「半滿」是指奉獻的心是全心或是有所保留。有位女子到寺院拜佛,想要布施,身上卻只有二文銅錢,就把二文錢全部捐了,寺院的老方丈很是感念,親自帶領她在佛前祈禱懺悔。後來這位女子被選入皇宮而富貴,有一次帶了千兩白銀到寺院布施,老方丈卻沒有出面,只派了他的徒弟來招呼。女子因而質問,老方丈說:「之前你的二文錢雖然微薄,但你的心是真摯的,所以老僧親自主持猶不足以報德。而今你布捨雖多,但心已比不上之前的純真,所以派我的徒弟招呼就可以了。」
為善的更高境界是不著於心,例如以財物助人,能做到內不著於心,外不示於人,中無念及所施之物,即可達到「一心清淨」的境界。如此,就算只有很微薄的錢或物品足以助人,也可以「消千劫之罪,種無涯之福」,否則,老是念著自己為善幾何,助人多少,就算捐助的財貨達到萬金萬鎰,也只是半善,而非圓滿。

七、何謂善有大小?
聽說翰林院有個叫衛仲達的人,有一天他的靈魂被引到陰間,判官要小鬼拿善惡簿來查,小鬼取來,惡簿擺了滿桌,善簿卻只有像筷子一樣細細地一捲。衛仲達抗議:「我年齡不到四十,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惡行!」
判官反駁說:「有一個不端正的念頭就是惡,不必等到真的犯行。」仍叫小鬼拿個秤來,一秤之後大感驚訝,滿桌的惡簿重量反而比一捲善簿要輕。
衛仲達問:「善簿裡記些什麼?」
「朝廷曾要大興土木,包括要修三山石橋,你上奏章反對,勸諫皇帝節用,這是你的奏章。」判官說。
「我雖上了奏章,但朝廷不理,於事無補。此事我一直耿耿於懷。」衛仲達說。
「這就對了,你做這件事的念頭是天下百姓,無怪乎秤起來如此的重。」判官說。
善行所發揮的作用其實是與個人的志向和動機有關,志向在天下國家,就算善行不多,但是可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卻是很大;動機只在個人名利,就算善行很多,產生的作用卻是很小的。

八、何謂善有難易?
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古人也說:克己就是要從困難之處克服。像是江西有位舒老師,把在私塾二年的收入給了一戶窮人家,讓他們能繳清欠稅,不致於入獄服刑。像河北邯鄲有位張老先生,用他十年的積蓄助人贖回妻子。這是難捨之處能捨的二個例子。
又如江蘇鎮江有位靳老先生,年老無子,鄰居把年輕女兒給他作妾,靳老先生最後仍送還給鄰居。這是難忍之處能忍的例子。
有財有勢的人最容易行善積德,容易做卻不做,就是自我輕視、自我放棄。貧苦低下的人確實是比較難行善助人,難做而能做,才是最可貴的。

我想不少人的善心義舉是出自純粹的惻隱之心,或是基於素樸的「善有善報」之傳統觀念,大概比較少考慮到原來行善還有那麼多深層的價值思辨在其中。台灣已有超過4萬個非營利組織,每年慈善捐款超過350億元,我相這其中很多人是以行善助人為職志,也因此袁了凡提出的「八個何謂」,就很值得做為反省與思辨的參考。

(註)這封信是袁了凡給〈陳穎亭書〉,出自印光大師鑒定,《袁了凡先生四訓》,蘇州弘化社於民國21年出版。另,基督教的舊約聖經有「十分之一奉獻」的內容,有些回教教派也有相近的習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0 22: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