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月下老人的典故?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是婚姻之神。典出《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唐朝韋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著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著一本書,像在查找什麼。韋固問老人家在翻查什麼 ? 老人答到﹕「天下人的婚書。」韋固又問袋中何物 ? 老人說﹕「袋內都是紅繩,用來系住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富懸殊,天涯海角,吳楚異鄉,此繩一系,便定終身。」----這就是流傳千人的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的來歷。
韋固十分驚奇,忙打聽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書查看,笑著對他說﹕「足下的未婚妻,就是店北頭賣菜的老太婆的三歲女兒。」韋固一聽勃然大怒,悻悻返回店中。十年之後,韋固因立軍功迎娶相州參軍的女兒,韋固才知道此女正是過去月下老人提及的三歲小女。韋固見天意不可違,真是千里姻緣一線牽。宋城的縣宰知道這件事後,把那間客棧定名為「定婚店」。牽紅線的老人,從此稱為「月下老人」。
詳細如下:
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裏。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裏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編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說:“那你袋子裏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係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式仇人或距離很遠,我只要用這些紅繩係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在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裏抱的小女還便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帳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以找到滿意的對象,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沒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岳父說:“為什麼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陳氏抱著他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他想:難道他就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的追問說:“那保母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意,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各式時候,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婦兩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
不久這件事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
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係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月下老人,又稱月老公,簡稱月老,是婚姻之神,相傳是人間「媒神」。最早出現於《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台灣諺語云:「姻綠天註定,不是媒人腳賢行。」即指男女結合皆天註定,非媒人可勉強撮合。而所謂天註定,就是指「月下老人」的姻緣一線牽。
月下老人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專司男女感情的人物,白鬍髯髯,面泛紅光;左手拿姻緣簿,右手持柺杖。他有權撮合男女成為夫妻,正如希臘神話裏的愛神邱比特和維納斯一樣,不同的是他不是以弓箭射串情侶之心,而是以紅線繫住男女二人之足。
「月下老人」是我們中國民間流傳最久的「愛神」了,雖說司掌愛情婚姻的神明還有如:「泗洲佛」、「海神」、「月神」(俗稱太陰娘娘)……等等,但真正在匹配天下男女婚姻的是月下老人的工作。
民間傳說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七娘媽生」當天,七星娘娘會將凡間成年的未婚男女分別造冊,呈報給天庭,月下老人在接到天庭的名冊後,再依據個人的性情、惡善、嗜好與條件,繕寫一份配偶名冊,把適合的男女青年配成佳偶。
每天月老還要依據名冊的男女用手塑造黏土男女土偶,再用紅線把配對土偶的腳繫在一起,有的放在室內「陰乾」,有的放於室外藉由陽光風乾……。有時候會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月下老人總心急如焚地搶救被淋濕的土偶,等雨停後再重新整理土偶,有的土偶因雨水而變得模糊不清,由於月下老人沒有「助理」,工作又繁多無暇重新整理,只好隨意湊合,於是湊合出一些婚姻錯誤的怨偶。
最後,在土偶完全風乾後,月下老人就會陸續把它們送進「配偶堂」,這就完成了他的職責。
凡未婚男女可趁農曆8月15日月老誕辰,向祂吐露心聲以求得好姻緣。另外,祂底下的氤氳使者主管愛情,如果有兩情相悅卻迫於情勢無法結合的男女,祂都會盡量撮合,但婚姻大事還是由月老全權做主。
祭祀妙法
該怎麼求姻緣?
每間廟都有不同的規矩了,基本上就是要說清楚自己的姓名、年齡、住址,若有心儀的對象,就請月老促成,如果沒有就請月老幫忙覓個良緣。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第一次來要準備6份貼有「囍」字的白糖、鉛錢等,6與台語的「抓」同音,糖代表喜糖,鉛錢就是「有緣」「有錢」的諧音,都有吉事的涵義,拜完之後,再將鉛錢與紅線放入隨身皮夾中,期待良緣的出現。這些祭品看似很麻煩,其實只要花個小錢向廟方購買即可,不用傷腦筋。
貢品一份兩百六十元,六盒喜糖取台語『六』的發音,和『抓』諧音,有捉住姻緣涵義;紅線是月老牽緣必備,綁住有緣人雙腳賜良緣;鉛錢取『鉛』台語發音,和『緣』諧音。
台北霞海城隍廟拜月老是不可擲筊的
◆ 台南大天后宮 ◆
一定要擲筊,先請示月老今天是否可求緣份,獲得允許之後,才能說出個人資料及所求,而在此求得的紅線,直接放在口袋裡即可,等到哪天紅線不見了,就表示月老抽走了,開始趕辦你的案件。貢品沒有嚴格規定,基本上只要花100元買一份香紙錢,其餘隨緣。姻緣成後再奉上喜餅酬謝。
◆ 高雄武廟 ◆
在高雄武廟拜月下老人,準備的是鮮花、五果,還有36朵小紅花,還要將生辰八字寫在紅包袋裡一起祭拜;大家都說月老的年紀大容易忘事,用寫的應該比較好,比較容易記住。
如果良緣有成,該如何還願就是你和月下老人之間的約定,通常會打金牌、送喜餅、添香油錢等,台南市人則喜歡為月老披上紅綢布表示謝意。雖然各地廟宇拜月下老人的規矩有所不同,不過,一樣的禁忌就是,紅線只能拿一條,否則容易引起感情糾紛,雖有對象,卻沒有好結果。
祈求訣竅:
【口訣】
弟子(信女)○○○,住在○○○,祁求月老公賜弟子(信女)早日結好姻緣,如有成家立業,必定前來答謝。
用一條紅線,串過兩個鉛子,再將二頭紅線打結,象徵「結緣」,過爐後隨身攜帶或放在床頭下,即可祈求得好姻緣。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是婚姻之神。典出《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唐朝韋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著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著一本書,像在查找什麼。韋固問老人家在翻查什麼 ? 老人答到﹕「天下人的婚書。」韋固又問袋中何物 ? 老人說﹕「袋內都是紅繩,用來系住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富懸殊,天涯海角,吳楚異鄉,此繩一系,便定終身。」----這就是流傳千人的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的來歷。
韋固十分驚奇,忙打聽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書查看,笑著對他說﹕「足下的未婚妻,就是店北頭賣菜的老太婆的三歲女兒。」韋固一聽勃然大怒,悻悻返回店中。十年之後,韋固因立軍功迎娶相州參軍的女兒,韋固才知道此女正是過去月下老人提及的三歲小女。韋固見天意不可違,真是千里姻緣一線牽。宋城的縣宰知道這件事後,把那間客棧定名為「定婚店」。牽紅線的老人,從此稱為「月下老人」。
全省月下老人廟~
這一生,若真能求得一份不離不棄的情緣該有多好!
許許多多渴求愛情滋潤的善男信女,從南到北,不遠千里,只為來到月老面前,祈求祂大顯神威,庇祐早日覓得如意郎君或是如花美眷,瞧平時不進廟宇的,此刻,持香祝禱口中念念有詞,那虔誠的面容在香煙裊裊中若隱若現,愛情,果然值得這麼多人兒前仆後繼,相信月下老人必會為其感動,成全有情人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心願。
‧全省月老廟走透透之台北城隍廟
1.霞海城隍廟
城隍爺原為守護城池的神祇,後來民間傳為祈雨鎮災、懲凶除惡、護國保邦兼管理亡魂之神。西元1821年,百餘名同安人奉載霞海城隍金身渡海來台,初期安置於艋舺﹙今萬華﹚,後當地發生械鬥,被打敗的同安人輾轉遷移至大稻埕﹙今永樂市場附近﹚,原供奉在糕餅舖內,後由台南府城安平復總兵捐獻廟地,正是今日霞海城隍廟的由來。廟內供奉城隍爺、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義勇公及月下老人等600多尊神像。
而在1971年某位老太太上城隍廟,感謝城隍爺保佑她幾名子女學業順利,果然,每個孩子都考上理想學校,事後也找到好工作,但感情卻音訊全無,於是,她再次來到城隍廟代子女求姻緣,果然沒多久,他們的另一半都出現了。為此,老太太向城隍廟主持表達捐獻月下老人雕像的意願,由蘆洲王稻瑞雕刻43公分高面帶微笑,左手拿姻緣簿,右手拄柺杖,肩披虹絲線的月下老人,就坐落於此,盡責促成一對對的佳偶。
怎麼去?
台北火車站附近的中華路上****304、238、239、249、223、302公車,在塔城街﹙又稱北站﹚下車直走到底,與延平北路一段交叉口即為永樂市場,右手邊第一棟即是霞海城隍廟。
廟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61號
電話:02-2558-0346
開放時間:6:00am~21:00pm
2.月老廟走透透之日月潭龍鳳宮
日月潭龍鳳宮的月老公,已有20餘年歷史。當初,有信徒夢見月老公來託夢,因感其極為靈驗,請人替祂塑造金身。原本供奉於日月潭光華島,由南投縣政府負責管理,終年香煙不斷,前年因921地震移至龍鳳宮,從各地前往祈求愛情順利、婚姻美滿的信徒仍不在少數。
怎麼去?
在台中車站附近的柳川西街上****乘台中仁友客運直達日月潭公車,每天上午8點和下午2點發車,上午10點和下午4點返還,票價單趟181元。到了日月潭詢問即可找到龍鳳宮﹙與文武廟反方向﹚。
廟址:南投縣魚池鄉中山路292號
開放時間:6:00am~21:00pm
3.月老廟走透透之台南大天后宮
為台灣最早官建的媽祖廟,俗稱大媽祖宮。康熙22年,施琅大敗鄭克塽後,為收復民心,特奏請清廷將靖寧王府﹙明室宗人府﹚改建為天妃宮供奉媽祖,後加封為天后,「大天后宮」廟名由此而來。後殿右側供奉的就是福德正神、月老公,左側為註生娘娘及臨水夫人,求姻緣者絡繹不絕,終年香火鼎盛。
怎麼去?
****車到台南西門圓環附近,距民權路赤崁樓約一分鐘的路程,台南武廟大門斜對面巷弄內,即是大天后宮。
廟址:台南市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電話:06-2248-450
開放時間:5:00am~21:00pm
4.月老廟走透透之高雄武廟(資料提供/高雄武廟)
月老乃專司愛情婚姻的神明,據傳,每年農曆7月7日,七娘媽會將凡間成年未婚男女的名冊分別上報給天庭,再由月老按冊審核男女性情、相貌等條件來配對,編列成冊後,祂會用黏土親塑每對佳偶,並在他們的腳上繫紅線,待風乾後送進配偶堂,人間男女姻緣由此而來。凡未婚男女可趁農曆8月15日月老誕辰,向祂吐露心聲以求得好姻緣。另外,祂底下的氤氳使者主管愛情,如果有兩情相悅卻迫於情勢無法結合的男女,祂都會盡量撮合,但婚姻大事還是由月老全權做主。
怎麼去?
開車自中正交流道下,直走中正路,再右轉到輔仁路上,接著直行至武廟路交叉路口約7分鐘,即可看見武廟。
廟址:高雄市武廟路52號
電話:07-721-8782
開放時間:5:00am~23:00pm
成語故事:月下老人
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閑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編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說:“那你袋子裡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式仇人或距離很遠,我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在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裡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帳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以找到意中人,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岳父說:“為什麼他的眉角夜a年間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陳氏抱著他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他想:難道他就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的追問說:“那保母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意,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各式時候,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婦兩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
不久這件事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
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