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八大人覺經(十六)結勸流通(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1 01:07:3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八大人覺經(十六)結勸流通(上)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這一段是總結以上八事,說明:只要依據以上八個法則來修行,即能契悟諸佛菩薩同悟、共證的菩提心,也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契悟了這念覺心,只是修行的開始,還要繼續不斷精勤努力地用功,悲智雙運,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   

  「乘法身船,至涅槃岸。」「法身」就是因地的覺心,涅槃就是果地的圓滿覺性,亦即「乘法身船」所得的果報。法身即是我們當前這念無相、無我、無住的菩提心,《金剛經》云:「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於度眾生時,若有一念能度人的我相,可度者的眾生相,即是著相;證到空性而沈滯於空,即是法執,這些都不是菩提心。唯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方能契合法身。因地上如此修持,當下即與果地覺性相契;念念契合法身,即登涅槃彼岸。

  「涅槃」意即煩惱永滅,生死永離。佛法中有四種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自性清淨涅槃。前二者是斷煩惱,證空性,其中有餘涅槃是尚有色身存在;無餘涅槃則已捨棄有漏的色身。後二者是證悟菩提心,無住涅槃是以般若智慧洞悉諸法如幻,故不住生死,有大悲不捨眾生故不住涅槃;自性清淨涅槃非修斷所得,乃眾生本具清淨的佛性,不增不減,不出不入。此中自性清淨涅槃是佛所證,也是一切大乘菩薩所欲親證的終極目標;而這個目標其實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亦即回歸眾生自心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眾生本來就是安居在本具的「自性清淨涅槃」之中,但因無明的緣故,妄計有我、有法,逐夢生死、自取流轉,因此需要那些已經覺醒的人來開示、引導,使其從大夢中醒來,如此而已。

  果位上的菩薩雖已出離生死,但以大悲心之故,不住涅槃,再度往還於生死夢幻之中,倒駕慈航,普度一切眾生。然而,用什麼方法度眾生?還是用這八個法門,開導一切眾生,使其徹悟:生死唯苦,只有捨離五欲之樂,回歸當下這念心,老老實實用功,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覺悟: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唯此一心,別無一法可得。若能如此切實履踐,則不待將來,當下就能契悟法身,出離生死。這就是成佛的聖道,是一切眾生獲得究竟大樂的不二法門。  (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7 02: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