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十一、【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貪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這是說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怎麼作法,我們現在身體還在,還沒有到極樂世界去,
每天還得應付許許多多的人事,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用什麼樣的方式?
佛在此地教我們,「常行」,「常」不是偶然的,經常要這樣作。
「布施」是捨,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放下,你就自在了,所有一切苦惱的來源都是你放不下。
乃至於疾病,乃至於生死輪迴,都是因為你妄想、執著不肯放下,
自己招來的,真的是自作自受,一切要放下,所以「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
「戒」就是持戒、守法,奉公守法,人自然心安,遠離一切恐怖。
「忍」是忍辱,《般若經》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忍」也是一種堅強的耐性。
世法要成就都要相當的耐性,何況是出世法,一定要能夠忍耐。「精進」,「進」就是不退,「精」是純而不雜,專精,這個很重要。
我們見到許多同修不是不努力,他也很發奮,但是他不是精進,他是雜進,他學很多,學得很雜,所以他是亂進,故功夫不能成就,不如一門精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