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達磨二入四行觀(十一)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6-14 01:10:3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達磨二入四行觀(十一)

雖是無所求,
為了建設道場、普度眾生,也不妨礙有所求;
雖然有所求,又歸於無所求,
這念心始終安詳自在,
求而無求、念而無念、行而無行,
方為真正的隨順菩提道行,
才是「無所求行」的真義。
 
  「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修行人要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不做眾生求。

  不做佛求,即是了知當下這念心,且明白人人都有佛性,成佛非從外求。

  不做法求,即是明了一切法從心所生,非由外得。

  不做僧求,即是時時刻刻檢討反省,當下這念心清淨、寂照即是,不從外求。

  不做眾生求,即是明白眾生皆五蘊所成、四大假合,虛幻不實;只有當下這一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寂照一如,才是真實不虛的。度眾生,不做度眾生想,即是不做眾生求。例如,釋迦牟尼佛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未曾度化任一眾生,就是不做眾生求的最好的證明。

  但雖是無所求,為了建設道場、普度眾生,也不妨礙有所求;雖然有所求,又歸於無所求,這念心始終安詳自在,求而無求、念而無念、行而無行,方為真正的隨順菩提道行,才是「無所求行」的真義。(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5 03: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