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係之介說(十七)
修行,一是動、一是靜;
在靜中,
一念不生,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當下這念心了了分明,
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鏡子般;
動的時候,
廣修一切善法,並且不生執著。
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但是因為這念心的作用染淨不同,故有眾生心、畜生心、聖心等差別。
心念有善有惡、有是有非,善惡、是非夾雜其中,就稱為「眾生心」。
眾生心的下一層即「畜生心」;畜生心充滿了貪心、瞋心、痴心,時時刻刻都是為自己著想,這念心墮入三塗惡道,即一般人所講的「獸性」。
若能經常保持這念心覺照不失,時時觀照、檢討反省,恒持善念、定力、慈悲,漸漸雜念減少,心光現前,這念心就具有靈感;若能進一步保持無念,持續不斷地在這念心上用功,動、靜皆如此,就可由眾生心提升為聖心。
高峰妙祖師云:修行,一是動、一是靜;在靜中,一念不生,不想過去、現在、未來,當下這念心了了分明,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鏡子般;動的時候,廣修一切善法,並且不生執著。如此就可由眾生心漸漸昇華為聖人的心。即所謂:「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此為修行的要領。(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