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供養與布施意義相同,對上以虔誠恭敬稱供養,對下稱布施。
現在佛叫我們要以對長輩、對父母、對師長、對佛菩薩的恭敬之心供養一切眾生,這完全是普賢行,廣修供養。
普賢菩薩的心是清淨平等心,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儒家所講是禮,
「禮者,自卑而尊人」,說得簡單,不如佛法徹底,而其意義與普賢行願非常接近。
供養有法供養與財供養,二者相較,以法供養最。行願品說了七個例子,第一、如說修行供養。
照經中教訓一一做到,不但供養阿彌陀佛,同時也供養一切諸佛菩薩羅漢,以及十方世界六道眾生,全部供養到了,一修一切修。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此條也是前一條開出來的,也不出第一條如說修行供養,
至於其他「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
不離菩提心供養」五種,都離不開第一條如說修行供養。華嚴經說得太繁,不知從何下手。
此經是華嚴的綱要,依此經修行,華嚴所有的法門都修到了,此乃本經無比殊勝之處。
我們自己先要自行,自己能作到就是身教,可作示範。 |
|